|
“慎独”与高校教师道德修养 |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6页 | 引言 | 第6-7页 | 一、"慎独"思想及其价值 | 第7-15页 | 1、"慎独"概念的界定 | 第7-8页 | 2、"慎独"思想的发展及其价值 | 第8-15页 | (1) "慎独"思想的历史演变 | 第8-11页 | (2) "慎独"思想的历史价值 | 第11-13页 | (3) "慎独"思想的现代价值 | 第13-15页 | 二、"慎独"——高校教师提高道德修养的内在要求 | 第15-23页 | 1、高校师德修养的内涵及其特征 | 第16-18页 | (1) 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内涵 | 第16-17页 | (2) 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特征 | 第17-18页 | 2、"慎独"思想与高校师德修养的内在联系 | 第18-21页 | (1) "慎独"思想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 | 第18-19页 | (2) 高校教师道德修养与"慎独"思想的内在契合 | 第19-21页 | 3、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现状分析 | 第21-23页 | (1) 高校教师道德修养中存在的问题 | 第21-22页 | (2) 高校教师道德修养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 第22-23页 | 三、运用"慎独"思想,拓展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思路 | 第23-30页 | 1、"慎独"思想在高校教师道德修养中的作用 | 第24-26页 | (1) "慎独"可使高校教师增强培养高尚道德人格的自觉性和紧迫感 | 第24页 | (2) "慎独"可提高校教师的道德认知水平,增强道德情感 | 第24-25页 | (3) "慎独"可培养高校教师的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 | 第25-26页 | (4) "慎独"可培养高校教师的自律意识,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 第26页 | 2、运用"慎独"思想提高高校教师道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 第26-30页 | (1) 加强学习,深刻把握"慎独"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精神实质 | 第26-27页 | (2) 提高认识,深入开展"慎独"思想的宣传教育 | 第27-28页 | (3) 多措并举,大力实施"慎独"思想的实践活动 | 第28页 | (4) 深化内因,积极完善道德主体人格,为"慎独"思想的实现创造良好内部条件 | 第28-29页 | (5) 强化外因,建立健全有效体制和机制,为"慎独"思想的实现创造良好外在环境 | 第29-30页 | 结束语 | 第30-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致谢 | 第34页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