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马铃薯干腐病与黑痣病菌拮抗木霉菌的筛选及木霉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4页 | 1 马铃薯干腐病概况 | 第9-12页 | ·发生现状 | 第9页 | ·为害特点 | 第9-10页 | ·病原及种类 | 第10-11页 | ·发病规律 | 第11-12页 | 2 马铃薯黑痣病概况 | 第12-14页 | ·发生现状 | 第12页 | ·为害特点 | 第12页 | ·病原 | 第12-13页 | ·发生规律 | 第13-14页 | 3 木霉菌概况、生防机制及在植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 第14-20页 | ·木霉菌概况 | 第14页 | ·木霉菌的生防机制 | 第14-19页 | ·重寄生作用 | 第14-16页 | ·抗生作用 | 第16页 | ·竞争作用 | 第16-17页 | ·产酶机制 | 第17-18页 | ·诱导植物抗性 | 第18页 | ·协同拮抗作用 | 第18-19页 | ·其他生防机制 | 第19页 | ·木霉菌在防治马铃薯干腐病、黑痣病中的应用 | 第19-20页 | 4 遗传多样性及应用 | 第20-21页 | 5 AFLP分子标记技术 | 第21-23页 | ·AFLP分子标记技术及原理 | 第21-22页 | ·AFLP分子技术的应用 | 第22页 | ·AFLP技术在木霉菌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6 试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23-24页 | 第二章 拮抗木霉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 第24-3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7页 | ·土样采集 | 第24-25页 | ·木霉菌的分离 | 第25页 | ·供试培养基 | 第25页 | ·木霉菌的分离、纯化与保存 | 第25页 | ·拮抗木霉菌的筛选 | 第25-26页 | ·供试病原菌 | 第25页 | ·筛选方法 | 第25-26页 | ·拮抗木霉菌株对马铃薯块茎的安全性测定 | 第26页 | ·供试品种及来源 | 第26页 | ·接种及评价方法 | 第26页 | ·木霉菌传统形态学鉴定 | 第26-27页 | ·木霉菌分子鉴定 | 第27页 | ·DNA的提取 | 第27页 | ·ITS-PCR扩增和测序分析 | 第27页 | ·序列同源性比较和聚类分析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不同处理马铃薯田耕作层土壤中木霉菌的数量变化 | 第27-29页 | ·不同连作处理中木霉菌菌株的数量变化 | 第27-28页 | ·不同品种土壤中木霉菌菌株的数量变化 | 第28-29页 | ·拮抗木霉菌的筛选结果 | 第29-30页 | ·安全性检测结果 | 第30-31页 | ·对木霉菌株1-X-2的鉴定结果 | 第31-33页 | ·形态学鉴定 | 第31-32页 | ·分子技术鉴定 | 第32-33页 | 3 结论与讨论 | 第33-35页 | 第三章 木霉菌AFLP遗传多样性分析 | 第35-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5-42页 | ·试验材料 | 第35-38页 | ·供试菌株 | 第35-38页 | ·DNA提取试剂与仪器 | 第38页 | ·试验方法 | 第38-42页 | ·菌丝体的制备 | 第38页 | ·DNA提取、纯化与检测 | 第38-39页 | ·DNA提取 | 第38-39页 | ·DNA纯化与检测 | 第39页 | ·AFLP分析方法 | 第39-42页 | ·酶切反应体系 | 第39页 | ·接头的制备 | 第39-40页 | ·连接反应体系 | 第40页 | ·预扩增 | 第40页 | ·选择性扩增 | 第40-41页 | ·制备6.0%聚丙烯酰胺凝胶 | 第41页 | ·6.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第41页 | ·银染 | 第41-42页 | ·扫胶 | 第42页 | ·数据分析 | 第4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2-48页 | ·木霉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42页 | ·木霉基因组DNA的酶切结果 | 第42-43页 | ·预扩增结果 | 第43页 | ·选择性扩增结果 | 第43-44页 | ·基于AFLP分子技术的木霉菌遗传多样性研究 | 第44-48页 | ·基于引物对E-T/M-G分析对接骨木镰刀菌FSA有不同拮抗效果的20株木霉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 第44-45页 | ·基于引物对E-T/M-G分析对茄病镰刀菌FSO不同拮抗作用的20株木霉菌株的遗传多样性 | 第45-47页 | ·基于引物对E-T/M-G分析对丝核菌(RS1、RS2)不同拮抗效果的30株木霉菌的遗传多样性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第50-52页 | 1 主要结论 | 第50页 | 2 创新点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作者简介 | 第64-65页 | 导师简介 | 第65-66页 |
|
|
|
|
论文编号BS2092117,这篇论文共66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3.1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3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