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对历史记忆的审视和追问--凯尔泰斯·伊姆雷作品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20页 | 第一节 凯尔泰斯·伊姆雷生平与作品介绍 | 第10-11页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及发展趋势 | 第11-17页 | 一、关于凯尔泰斯·伊姆雷作品的译介情况 | 第11-12页 | 二、欧美国家关于凯尔泰斯·伊姆雷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三、中国关于凯尔泰斯·伊姆雷及其作品的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第三节 研究的对象、框架、创新与不足 | 第17-20页 | 第一章 历史记忆形态的对比 | 第20-30页 | 第一节 二战前期的历史记忆 | 第20-24页 | 一、反犹主义的肆虐 | 第21-23页 | 二、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建立 | 第23-24页 | 第二节 凯尔泰斯的历史记忆 | 第24-30页 | 一、身份——屈从 | 第25-27页 | 二、秩序——屈从 | 第27-30页 | 第二章 凯尔泰斯对历史记忆的审视 | 第30-46页 | 第一节 奥斯维辛的生存哲思 | 第30-34页 | 一、命运与自由 | 第30-32页 | 二、西西弗的神话 | 第32-34页 | 第二节 奥斯维辛是一种必然 | 第34-46页 | 一、施害者的现代骗局 | 第35-38页 | 二、追随者的责任转移 | 第38-40页 | 三、受害者的实用合作 | 第40-43页 | 四、旁观者的道德距离 | 第43-46页 | 第三章 历史记忆·追问·历史路向 | 第46-62页 | 第一节 奥斯维辛之后的世界 | 第46-51页 | 一、新的专制和暴政 | 第46-49页 | 二、对犹太属性的自戕 | 第49-51页 | 第二节 “另一个人”的思考 | 第51-56页 | 一、表述的不可表述性 | 第52-54页 | 二、记忆的可持续性 | 第54-56页 | 第三节 大屠杀作为一种文化 | 第56-62页 | 一、真正的幸存 | 第57-59页 | 二、历史记忆对人类进程的引向 | 第59-62页 | 结语 | 第62-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69页 |
|
|
|
|
论文编号BS3352717,这篇论文共69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4.1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