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与框架 | 第12-14页 |
1.3.1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2-13页 |
1.3.2 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第二章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概念与定位 | 第14-23页 |
2.1 概念厘清 | 第14-21页 |
2.1.1 中小型博物馆的界定及特点 | 第14-16页 |
2.1.2 公众需求视角下社区与博物馆的关系 | 第16-17页 |
2.1.3 公众需求与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 | 第17-20页 |
2.1.4 博物馆文创产品相似概念辨析 | 第20-21页 |
2.2 身份演进 | 第21-23页 |
2.2.1 从“文化遗产留存地”到“地方知识集合场” | 第21-22页 |
2.2.2 从“纯粹凝视”到“文化互动” | 第22页 |
2.2.3 从“传统社会功能”到“促进文化认同” | 第22-23页 |
第三章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的现状与价值 | 第23-32页 |
3.1 发展现状 | 第23-30页 |
3.1.1 国内经典博物馆文创产品优秀案例梳理 | 第23-26页 |
3.1.2 国外博物馆文化创意产品案例 | 第26-27页 |
3.1.3 国内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发展现状及问题 | 第27-30页 |
3.2 价值特征 | 第30-32页 |
3.2.1 文化传播价值 | 第30页 |
3.2.2 社会经济价值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博物馆文创产品公众需求问卷实证研究 | 第32-49页 |
4.1 问卷设计 | 第32-34页 |
4.2 实证过程 | 第34-42页 |
4.2.1 博物馆文创产品公众偏好取向质化访谈 | 第34-39页 |
4.2.2 博物馆文创产品公众偏好取向量化问卷 | 第39-42页 |
4.3 数据分析 | 第42-47页 |
4.3.1 公众参观博物馆动机与对其文创产品消费意愿 | 第42-46页 |
4.3.2 基于KANO模型公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偏好取向 | 第46-47页 |
4.4 研究结论 | 第47-49页 |
第五章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策略与方法 | 第49-70页 |
5.1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理念 | 第49-54页 |
5.1.1 地域文化认同使之成为城市触媒 | 第49-50页 |
5.1.2 公众对博物馆文化资源的认同 | 第50-51页 |
5.1.3 地域社群的多角度呈现 | 第51-53页 |
5.1.4 文化符号的多方面挖掘 | 第53-54页 |
5.2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原则 | 第54-63页 |
5.2.1 功能性原则 | 第54-56页 |
5.2.2 适度趣味性原则 | 第56-58页 |
5.2.3 类分众化模式原则 | 第58-59页 |
5.2.4 品牌系列化原则 | 第59-63页 |
5.3 中小型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 | 第63-70页 |
5.3.1 表象直译的表层设计 | 第63页 |
5.3.2 符号转化的骨架设计 | 第63-65页 |
5.3.3 意境诠释的意蕴设计 | 第65-66页 |
5.3.4 民艺非遗的协同设计 | 第66-68页 |
5.3.5 新媒体数字化的互动设计 | 第68-70页 |
第六章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设计应用实践 | 第70-75页 |
6.1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概况 | 第70-72页 |
6.1.1 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 | 第70-71页 |
6.1.2 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博物馆文创产品符号提炼 | 第71-72页 |
6.2 天津杨柳青木板年画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实践展开 | 第72-75页 |
第七章 结语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0页 |
附录 A 民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消费意愿调查问卷 | 第80-83页 |
附录 B 民众对博物馆文创产品偏好取向调查问卷 | 第83-87页 |
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87-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