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育论文中心  教育论文中心   广告服务  广告服务   论文搜索  论文搜索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会员专区  会员专区   在线购卡   在线购卡   服务帮助  服务帮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硕士论文  会员专区   博士论文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中心首页--博士论文--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博硕论文分类列表
工业技术 交通运输 农业科学
生物科学 航空航天 历史地理
医学卫生 语言文字 环境科学
综合图书 政治法律 社会科学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艺术
数理科学和化学 文学
天文学、地理科学 军事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经济
自然科学总论 哲学
查看更多分类
 
论文搜索
 
 
相关论文
土壤速效养分高光谱检测方法研究
棉大卷叶螟丝素轻链基因的克隆与功
长期施肥下黄壤稻田有机氮及其组
植茶年限土壤团聚养分含量变化
生草渭北苹果园土壤团聚及其有
中天山北坡土壤有机空间分布规律
海南省土壤有机时空变异
内蒙古西阿拉善荒漠土壤有机空间
植茶年限土壤团聚组成及其有机
冬小麦/夏玉米体系长期施肥塿土固
典型岩溶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
湘中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
红壤坡耕地侵蚀过程中土壤有机
上海城市土壤有机、氮空间变异
红壤丘陵区坡地土壤有机与土地生
黔中喀斯特小流域土壤有机空间
黄土高原土壤结构性状影响因素分
不同土地利用与施肥管理黑土团聚
天然马尾松林土壤有机储量及其
秸秆方式稻田氮固持水稻
黄土高原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其与土壤
辽西北沙地人工林土壤团聚结构
纳版河流域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活性
森林土壤大团聚有机稳定性研究
区域耕地紫云英用地适宜性与固碳区
石灰岩山地不同造林模式土壤有机
柳杉人工林不同采伐强度不同土地
云南省土壤有机储量估算空间分
西藏土壤有机库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广东红树林土壤有机分布特征及其
土地利用变化土壤有机影响
中国东部二十世纪末土地利用变化
安太堡露天煤矿不同复垦模式土壤
吉林前郭盐碱水田区土壤有机含量
燕山北部山地典型植物群落土壤有机
崇明东滩土壤有机汇聚能力影响
广州帽峰山常绿阔叶林杉木人工林
小兴安岭不同年龄序列白桦天然次生
冀北地区白桦天然次生林土壤有机
基于高精度数据库3D模型福建
 
科目列表
市场营销 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 先进教育
伦理道德 艺术理论 环境保护
农村研究 交通相关 烟草论文
电子电气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电影艺术 国学论文 材料工程
语文论文 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
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论文 美术论文 历史论文
地理论文 信息技术 班主任
音乐论文 体育论文 劳技论文
自然论文 德育管理 农村教育
素质教育 三个代表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哲学论文 工商管理
证券金融 社会学 审计论文
会计论文 建筑论文 电力论文
水利论文 园林景观 农林学
中医学 西医学 心理学
公安论文 法学法律 思想汇报
法律文书 总结报告 演讲稿
物业管理 经济学 论文指导
计算机 护理论文 社会调查
军事论文 化工论文 财政税收
保险论文 物流论文 语言教育
教育教学 给水排水 暖通论文
结构论文 综合类别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秸秆还田和免耕对土壤有机碳特性及水稳性团聚体的影响
 
     论文目录
 
Abbreviations第9-10页
Abstract第10-12页
摘要第13-16页
1 Introduction第16-32页
    1.1 Background and rationale第16-19页
    1.2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crop rotation system第19-21页
    1.3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C and soil properties第21-23页
    1.4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C characteristic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第23-26页
    1.5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and no-tillage on water stable aggregates第26-28页
    1.6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and no-tillage on SOC of soil aggregates第28-29页
    1.7 Purposes of the study第29-32页
2 Materials and methods第32-45页
    2.1 Description of experimental sites and design第32-37页
        2.1.1 Wuxue site第32-33页
        2.1.2 Jingzhou site第33-34页
        2.1.3 Whan site第34-37页
    2.2 Crop management第37-38页
    2.3 Soil sampling第38-39页
    2.4 Water-stable aggregate separation and determination第39-40页
    2.5 Analytical methods and calculations第40-44页
        2.5.1 Initial soil characterization第40-41页
        2.5.2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labile C fractions第41页
        2.5.3 CPMAS ~(13)C NMR Spectra analysis第41-42页
        2.5.4 Fourier-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oscopy analysis第42页
        2.5.5 Carbon content analysis by SEM/EDX第42-43页
        2.5.6 SOC stocks quantification第43页
        2.5.7 Soil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SCMI)第43-44页
    2.6 Statistical analysis第44-45页
3 Results第45-93页
    3.1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C and labile C fractions第45-54页
        3.1.1 Soil organic carbon (SOC)第45-46页
        3.1.2 Microbial biomass carbon (MBC)第46-49页
        3.1.3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DOC)第49-51页
        3.1.4 Particulate organic carbon (POC)第51-53页
        3.1.5 Easily oxidizable carbon (EOC)第53-54页
    3.2 Soil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SCMI)第54-58页
    3.3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organic carbon stocks第58-61页
    3.4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C第61-67页
    3.5 Water stable aggregates and their stability indices第67-73页
    3.6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C contents in aggregates第73-76页
    3.7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the structure of soil aggregates第76-80页
    3.8 C content analysis by SEM/EDX第80-84页
    3.9 Correlations of SOC with C fractions, aggregate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第84-93页
        3.9.1 Correlations among SOC, C fractions and SCMI第84-87页
        3.9.2 Relationships of SOC with different soil aggregates第87-89页
        3.9.3 Relationships among C frac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第89页
        3.9.4 Relationships of aggregates with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C第89-93页
4 Discussion第93-104页
    4.1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C contents and stocks第93-94页
    4.2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C organic C fractions第94-96页
    4.3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carbon management index (SCMI)第96-97页
    4.4 Effect of straw returning on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OC第97-99页
    4.5 Relationship among SOC, C fractions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第99-100页
    4.6 Effects of straw returning on soil water stable aggregates第100-102页
    4.7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organic carbon and soil aggregates第102-104页
5 Conclusion and novelty of study第104-106页
    5.1 Conclusion第104-106页
    5.2 Novelty of study第106页
6 Future perspectives第106-107页
7 Publications第107-109页
    7.1 Papers and Abstracts relating to this work第107页
    7.2 Other papers第107-109页
References第109-123页
Acknowledgements第123-125页

 
 
论文编号BS3958619,这篇论文共125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43.7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62.5元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会员专区 | 在线购卡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中心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 或写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