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21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生物质能利用现状 | 第9-14页 |
1.2.1 生物质能的种类 | 第10-11页 |
1.2.2 生物质能的特点 | 第11-12页 |
1.2.3 生物质能利用技术 | 第12-14页 |
1.3 生物质热解技术 | 第14-16页 |
1.3.1 生物质热解机理 | 第14-15页 |
1.3.2 生物质热解的影响因素 | 第15-16页 |
1.4 生物质催化热解技术 | 第16-19页 |
1.5 选题背景 | 第19-20页 |
1.6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2 实验原料与实验方法 | 第21-27页 |
2.1 原料预处理及试剂 | 第21-22页 |
2.1.1 预处理 | 第21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1-22页 |
2.2 生物质原料的分析 | 第22-24页 |
2.2.1 样品秸秆的工业分析 | 第22-23页 |
2.2.2 样品秸秆的元素分析 | 第23-24页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第24-25页 |
2.3.1 催化剂载体的制备 | 第24页 |
2.3.2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24-25页 |
2.4 催化剂热解装置及实验流程示意图 | 第25-27页 |
3 不同种类秸秆热解实验的研究 | 第27-32页 |
3.1 不同种类秸秆的分析 | 第27页 |
3.1.1 不同种类秸秆元素与工业分析 | 第27页 |
3.2 秸秆的表征与分析 | 第27-28页 |
3.2.1 SEM分析 | 第27-28页 |
3.3 不同秸秆热解实验比较 | 第28-31页 |
3.3.1 秸秆热解温度的影响 | 第28-30页 |
3.3.2 保温时间对秸秆热解的影响 | 第30-31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4 Ni/CNTs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生物质秸秆热解中的应用 | 第32-42页 |
4.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32页 |
4.2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32-36页 |
4.2.1 XRF分析 | 第32-33页 |
4.2.2 SEM分析 | 第33-34页 |
4.2.3 XRD分析 | 第34-35页 |
4.2.4 BET分析 | 第35-36页 |
4.3 Ni/CNTs催化剂在大豆秸秆热解中的应用 | 第36-41页 |
4.3.1 催化剂对秸秆热解产气成分的影响 | 第36-39页 |
4.3.2 热解时间对秸秆催化燃气组分的影响 | 第39页 |
4.3.3 催化剂的使用次数对秸秆催化燃气的组分影响 | 第39-4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Ni-Mg-Zr/FA-γAl_2O_3 催化剂的制备及在秸秆热解中的应用 | 第42-55页 |
5.1 催化剂的制备 | 第42-43页 |
5.1.1 催化剂载体制备 | 第42-43页 |
5.2 Ni-Mg-Zr/FA-γAl_2O_3 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第43-47页 |
5.2.1 SEM分析 | 第43页 |
5.2.2 XRD分析 | 第43-46页 |
5.2.3 XRF分析 | 第46-47页 |
5.3 Ni-FA-γAl_2O_3 型催化剂在秸秆热解中的应用 | 第47-53页 |
5.3.1 热解温度对燃气组分的影响 | 第47-49页 |
5.3.2 不同催化剂对秸秆催化热解气体含量的影响。 | 第49-51页 |
5.3.3 不同催化剂对秸秆热解燃气热值的影响 | 第51页 |
5.3.4 Ni-Mg-Zr/FA-γAl_2O_3 催化剂使用寿命测试 | 第51-5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6.1 结论 | 第55-56页 |
6.2 展望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2页 |
致谢 | 第62-6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