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6页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3页 |
1.1.1 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划分及分组方法的研究 | 第8-10页 |
1.1.2 土壤有机碳测定方法的研究 | 第10-12页 |
1.1.3 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第12-13页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1.3.1.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研究 | 第13-14页 |
1.3.1.2 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改进研究 | 第14页 |
1.3.1.3 基于改进的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联合分组组分的土壤有机碳特征曲线研究 | 第14-15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5页 |
1.4 创新点 | 第15-1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16-20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16页 |
2.2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16-17页 |
2.3 土壤有机碳的测定 | 第17-19页 |
2.3.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 | 第17-18页 |
2.3.1.1 原理 | 第17页 |
2.3.1.2 高锰酸钾比色波长和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17-18页 |
2.3.1.3 高锰酸钾标准曲线的制作 | 第18页 |
2.3.1.4 不同种类有机碳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 | 第18页 |
2.3.1.5 土壤溶液的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 | 第18页 |
2.3.2 土壤有机碳的分组及测定 | 第18-19页 |
2.4 数据处理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20-36页 |
3.1 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测定 | 第20-24页 |
3.1.1 不高锰酸钾吸收曲线和反应时间 | 第20-21页 |
3.1.2 不同种类有机碳化合物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与TOC仪器法测定结果的比较 | 第21-22页 |
3.1.3 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比色法测定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误差分析 | 第22-23页 |
3.1.4 高锰酸钾氧化比色法比色法测定土壤水溶性有机碳的操作步骤 | 第23-24页 |
3.2 改进的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联合分组 | 第24-27页 |
3.2.1 改进的土壤有机碳物理化学联合分组方法 | 第24-26页 |
3.2.2 与Stewart物理化学联合分组的比较 | 第26-27页 |
3.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含量特征曲线 | 第27-36页 |
3.3.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特征 | 第27-28页 |
3.3.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同种组分有机碳的含量特征曲线 | 第28-30页 |
3.3.2.1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 | 第28页 |
3.3.2.2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 | 第28页 |
3.3.2.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 | 第28-29页 |
3.3.2.4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 | 第29-30页 |
3.3.2.5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 | 第30页 |
3.3.2.6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物理+化学+生物化学保护有机碳组分含量 | 第30页 |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