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可转换公司债赎回权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目录 | 第10-12页 | 1. 前言 | 第12-2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9页 | ·可转债的界定及制度优势 | 第12-13页 | ·可转债赎回权的界定、功能及赎回策略 | 第13-16页 | ·可赎回转债发行公司、原股东及投资者的利益分析 | 第16-18页 | ·赎回权对可转债发行公司、原股东及投资者利益的影响 | 第18页 | ·小结 | 第18-19页 | ·研究背景及动机 | 第19-20页 | ·研究方法与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研究意义 | 第20-21页 | ·论文架构 | 第21-22页 | 2. 可转换公司债概论 | 第22-33页 | ·可转换公司债的界定及类别 | 第22-25页 | ·可转债的界定 | 第22-23页 | ·可转债条款分析 | 第23-25页 | ·可转债的类别 | 第25-26页 | ·可转换公司债的演进路径 | 第26-30页 | ·可转债在发达国家的演进 | 第27-28页 | ·可转债在中国的发展 | 第28-30页 | ·可转债的混合证券特性及制度优势 | 第30-33页 | ·可转债的混合证券特性分析 | 第30-31页 | ·可转债的制度优势 | 第31-33页 | 3. 可转债赎回权的界定与权利属性的法理分析 | 第33-42页 | ·赎回权的界定与功能分析 | 第33-37页 | ·赎回权的界定 | 第33-35页 | ·赎回权的功能分析 | 第35-37页 | ·赎回权的权利属性 | 第37-39页 | ·特殊的买入期权 | 第37页 | ·结束债权债务关系的强制性 | 第37-38页 | ·对投资者收益的限制性 | 第38页 | ·发行公司的可选择性 | 第38-39页 | ·保护发行公司利益的倾向性 | 第39页 | ·赎回权对可转债价值的影响 | 第39-42页 | 4. 可赎回转债的利益冲突与制衡—以法律经济学为视角 | 第42-53页 | ·可赎回转债发行公司、原股东及投资者的风险-收益分析 | 第43-49页 | ·发行公司原股东的风险-收益分析 | 第44-45页 | ·发行公司的风险-收益分析 | 第45-47页 | ·投资者的风险-收益益分析 | 第47-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可转债赎回权的博弈焦点——赎回策略 | 第49-53页 | ·赎回策略的决定权 | 第49页 | ·最佳赎回策略的理论探讨 | 第49-51页 | ·推迟赎回的原因 | 第51-53页 | 5. 中国可转债赎回权制度的现状、问题及构建 | 第53-60页 | ·中国赎回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 第53-56页 | ·中国可转债赎回权法律制度的现状分析 | 第53-55页 | ·亟待解决的问题 | 第55-56页 | ·中国赎回权制度的构建 | 第56-60页 | ·适当放宽对可转债期限的限制 | 第56-57页 | ·解除对赎回方式的限制 | 第57页 | ·规范不同类型的赎回权 | 第57页 | ·规范赎回提示制度 | 第57-58页 | ·重视特别赎回权的作用 | 第58-59页 | ·解除对可赎回期的硬性限制 | 第59-60页 | 6.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附录 | 第66-69页 | 后记 | 第69-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1页 |
|
|
|
|
论文编号BS722424,这篇论文共71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4.85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5.5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