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缩略词及符号说明表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木糖苷酶概述 | 第13-14页 |
1.1.1 木聚糖的结构及降解酶系 | 第13页 |
1.1.2 木糖苷酶生产菌株及分泌部位 | 第13页 |
1.1.3 木糖苷酶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2 β-木糖苷酶分类 | 第14-16页 |
1.2.1 GH3木糖苷酶 | 第14-15页 |
1.2.2 GH43木糖苷酶 | 第15-16页 |
1.2.3 GH54木糖苷酶 | 第16页 |
1.3 木糖苷酶基因表达调控 | 第16-17页 |
1.3.1 诱导物对基因表达的诱导作用 | 第16页 |
1.3.2 转录调控因子对木糖苷酶基因表达的调控 | 第16-17页 |
1.4 β-木糖苷酶的应用 | 第17-19页 |
1.4.1 转糖基作用的应用 | 第17页 |
1.4.2 能源应用 | 第17-18页 |
1.4.3 食品和饲料行业的应用 | 第18页 |
1.4.4 造纸行业的应用 | 第18页 |
1.4.5 医药行业的应用 | 第18-19页 |
1.5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第二章 高产β-木糖苷酶基因工程菌株的构建 | 第21-45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1-33页 |
2.1.1 菌株与质粒 | 第21页 |
2.1.2 实验试剂,工具酶与仪器 | 第21-23页 |
2.1.3 培养基及发酵培养条件 | 第23-24页 |
2.1.4 大肠杆菌转化和质粒小量提取 | 第24-25页 |
2.1.5 草酸青霉基因组的小量提取 | 第25页 |
2.1.6 草酸青霉基因组的大量提取 | 第25-26页 |
2.1.7 PCR引物 | 第26-28页 |
2.1.8 含有木糖昔酶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构建 | 第28-29页 |
2.1.9 原生质体的制备及转化 | 第29-30页 |
2.1.10 转化子的筛选及验证 | 第30页 |
2.1.11 转化子的分离纯化 | 第30页 |
2.1.12 酶活力测定方法 | 第30-31页 |
2.1.13 SDS-PAGE分析 | 第31页 |
2.1.14 木糖苷酶基因转录水平测定 | 第31-32页 |
2.1.15 Southern blot验证 | 第32-33页 |
2.2 结果 | 第33-42页 |
2.2.1 生产木糖苷酶菌株的选育 | 第33-34页 |
2.2.2 木糖苷酶基因在不同草酸青霉菌株中的表达水平 | 第34-35页 |
2.2.3 草酸青霉高产木糖苷酶菌株的构建 | 第35-41页 |
2.2.4 黑曲霉N593高产木糖苷酶菌株的构建 | 第41-42页 |
2.3 讨论 | 第42-4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三章 基因工程菌青霉BZ-1中Xyl3A的纯化及酶学性质研究 | 第45-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8页 |
3.1.1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45-46页 |
3.1.2 培养基 | 第46页 |
3.1.3 酶活力和蛋白浓度测定方法 | 第46-47页 |
3.1.4 Xyl3A的纯化 | 第47页 |
3.1.5 酶学性质测定 | 第47-48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8-55页 |
3.2.1 Xyl3A蛋白的纯化 | 第48-49页 |
3.2.2 Xyl3A酶学性质研究 | 第49-52页 |
3.2.3 讨论 | 第52-55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四章 基因工程菌青霉BZ-1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57-69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7-60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4.1.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第57-58页 |
4.1.3 培养基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58页 |
4.1.4 碳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58-59页 |
4.1.5 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59页 |
4.1.6 正交试验设计 | 第59-60页 |
4.2 结果 | 第60-68页 |
4.2.1 培养基对青霉BZ-1发酵产木糖苷酶的影响 | 第60页 |
4.2.2 碳源对青霉BZ-1发酵产木糖苷酶的影响 | 第60-63页 |
4.2.3 不同氮源对发酵产酶的影响 | 第63-64页 |
4.2.4 正交试验优化产酶培养基组成 | 第64-66页 |
4.2.5 讨论 | 第66-68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五章 基因工程菌青霉BZ-1中β-木糖苷酶的应用研究 | 第69-79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69-72页 |
5.1.1 菌株 | 第69页 |
5.1.2 实验材料 | 第69页 |
5.1.3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69-70页 |
5.1.4 玉米秸秆的碱处理 | 第70页 |
5.1.5 纤维素原料的酶水解 | 第70-71页 |
5.1.6 β-木糖苷酶协同纤维素酶水解碱预处理玉米秸秆实验 | 第71页 |
5.1.7 菌株BZ-1粗酶液水解不同来源的木聚糖 | 第71页 |
5.1.8 分析方法 | 第71-72页 |
5.2 结果与讨论 | 第72-77页 |
5.2.1 基因工程菌BZ-1的粗酶液水解碱处理玉米秸秆的效果 | 第72-75页 |
5.2.2 BZ-1的木糖苷酶协同纤维素酶水解碱处理玉米秸秆的效果 | 第75-76页 |
5.2.3 BZ-1木糖苷酶粗酶液水解不同来源木聚糖的效果比较 | 第76-7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全文总结及展望 | 第79-81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3页 |
致谢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9页 |
附件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