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前言 | 第12-23页 |
一、论文选题的缘由 | 第12-14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三、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19-21页 |
四、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21-23页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理论体系 | 第23-48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中有生态文明思想 | 第23-28页 |
(一)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和阐述过生态的相关概念与观点以及理论 | 第23-25页 |
(二) 马克思恩格斯具有生态文明思想日益成为学界共识 | 第25-28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形成发展的背景与基础 | 第28-37页 |
(一) 现实基础:资本主义的生态环境问题 | 第29-30页 |
(二) 理论基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第30-35页 |
(三) 认知基础:自然科学发展的推动 | 第35-36页 |
(四) 观点启示:生态学的研究成果 | 第36-37页 |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发展历程 | 第37-43页 |
(一) 萌芽阶段 | 第38页 |
(二) 形成阶段 | 第38-40页 |
(三) 成熟阶段 | 第40-42页 |
(四) 深化阶段 | 第42-43页 |
四、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理论是一个完整的体系 | 第43-48页 |
(一) 在历史发展维度上表现出前瞻性 | 第44页 |
(二) 在篇幅结构上表现出整体性 | 第44-45页 |
(三) 在思想内涵上表现出综合性 | 第45-46页 |
(四) 在思想演变过程上表现出统一性 | 第46页 |
(五) 在内容逻辑上表现出系统性 | 第46-48页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8-81页 |
一、人与自然和社会有机统一的生态文明要素论 | 第48-58页 |
(一) 人、自然与社会构成生态文明的基础因素 | 第49-53页 |
(二) 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辨证统一关系与生态和谐 | 第53-54页 |
(三) 以劳动实践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合理调节论 | 第54-58页 |
二、人与自然界物质变换的生态文明物质基础论 | 第58-65页 |
(一) 劳动实践中的物质变换思想 | 第59-61页 |
(二) 自然生产力和自然富源的思想 | 第61-62页 |
(三) 自然资源循环利用的思想 | 第62-63页 |
(四) 科学技术优化物质变换的思想 | 第63页 |
(五) 关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 第63-65页 |
三、现实生态问题的制度批判论 | 第65-70页 |
(一) 自然异化: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实质 | 第66-67页 |
(二) 资本逻辑:生态危机的根源 | 第67-68页 |
(三) 制度变革:规避生态危机的根本措施 | 第68-69页 |
(四) 全球扩展:对资本主义生态问题的前景预测 | 第69-70页 |
四、人类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协调的生态文明价值论 | 第70-76页 |
(一) 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的价值主体地位 | 第70-72页 |
(二) 自然界对于人类的优先存在性和本原地位 | 第72-74页 |
(三) 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的生态价值目标 | 第74-76页 |
五、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理想与社会进步论 | 第76-81页 |
(一) 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文明社会的人类历史趋势 | 第76-78页 |
(二) 逐步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进步状态 | 第78-81页 |
第三章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价值与历史传承 | 第81-112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性理论品质 | 第81-89页 |
(一) 思考问题的实践性 | 第82-83页 |
(二) 哲学观的唯物辩证性 | 第83-84页 |
(三) 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性 | 第84-85页 |
(四) 自然面前人的相对主体性 | 第85-87页 |
(五) 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性 | 第87-89页 |
二、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地位 | 第89-100页 |
(一) 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科学生态思想 | 第90-91页 |
(二) 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91-95页 |
(三) 解决现实生态问题的重要理论指南 | 第95-96页 |
(四)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大理论启迪 | 第96-98页 |
(五) 现实生态文明实践的根本指导思想 | 第98-100页 |
三、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的历史传承 | 第100-112页 |
(一) 苏联传统社会主义生态理论与实践及其历史教训 | 第101-106页 |
(二) 生态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及其历史局限性 | 第106-109页 |
(三) 中国共产党人的生态文明理论和实践探索 | 第109-112页 |
第四章 中国的现实生态问题与生态文明建设战略 | 第112-151页 |
一、中国的生态问题及其本质与特性 | 第112-119页 |
(一) 生态环境成为制约中国发展的根本问题 | 第113-115页 |
(二) 中国生态问题的自然异化与生态断裂本质 | 第115-116页 |
(三) 自然性和社会性相交织的中国生态问题特性 | 第116-119页 |
二、生态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中的体现 | 第119-137页 |
(一) 经济发展模式不可持续的问题 | 第119-124页 |
(二) 政治领域中生态主流化不足的问题 | 第124-132页 |
(三) 先进文化建设中生态文化缺失的问题 | 第132-135页 |
(四) 社会发展环境不利的问题 | 第135-137页 |
三、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提出与特色及重大意义 | 第137-151页 |
(一)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正式提出 | 第138-139页 |
(二)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中国特色 | 第139-144页 |
(三)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 第144-151页 |
第五章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路径 | 第151-174页 |
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设计 | 第151-157页 |
(一) 指导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思想 | 第151-153页 |
(二) 目标任务:实现生态导向的现代化 | 第153-154页 |
(三) 基本原则:普遍性和特殊性有机统一 | 第154-157页 |
(四) 具体路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生态化耦合 | 第157页 |
二、加快经济发展的生态化进程:基于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思想 | 第157-162页 |
(一) 制定生态经济发展的战略体系 | 第159页 |
(二) 推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 | 第159-160页 |
(三) 进行产业的生态化转型 | 第160-161页 |
(四) 进行生态化的科技创新 | 第161-162页 |
三、加强生态政治制度建设:基于生态问题的社会制度因素论 | 第162-165页 |
(一) 建构以政府为主导的生态政治建设体系 | 第162-163页 |
(二) 健全生态法治政策制度和管理体制 | 第163-164页 |
(三) 推进生态民主建设 | 第164页 |
(四) 推动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 | 第164-165页 |
四、建设生态文化:基于人的主体性与自然优先性相统一的思想 | 第165-167页 |
(一) 繁荣生态哲学 | 第165-166页 |
(二) 树立生态价值观 | 第166-167页 |
(三) 倡导生态伦理道德 | 第167页 |
(四) 培育生态意识 | 第167页 |
五、建设生态和谐社会:基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和谐思想 | 第167-174页 |
(一) 建立健全生态和谐的社会政策 | 第168-170页 |
(二) 切实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 | 第170-171页 |
(三) 促进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人际之间的生态和谐 | 第171-172页 |
(四) 建设适合国情的可持续消费社会 | 第172-174页 |
参考文献 | 第174-184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184-185页 |
后记 | 第1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