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 第7-11页 |
英文缩写 | 第11-12页 |
第一章 七味白术散对AAD腹泻小鼠肠道乳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12-35页 |
摘要 | 第12-14页 |
ABSTRACT | 第14-1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7-27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17-19页 |
1.1.1 动物 | 第17页 |
1.1.2 饲料 | 第17页 |
1.1.3 屏蔽环境实验设施 | 第17页 |
1.1.4 实验药物 | 第17页 |
1.1.5 主要试剂 | 第17-18页 |
1.1.6 主要仪器 | 第18-19页 |
1.2 方法 | 第19-27页 |
1.2.1 动物分组 | 第19页 |
1.2.2 造模方法 | 第19-20页 |
1.2.3 药物制备 | 第20页 |
1.2.4 试剂配置 | 第20页 |
1.2.5 小鼠肠道内容物及肠黏膜的提取 | 第20-21页 |
1.2.6 乳糖酶活性测定 | 第21页 |
1.2.7 乳糖酶活性计算 | 第21页 |
1.2.8 半定量PCR法检测小肠内容物和粘膜中小鼠肠道乳糖酶mRNA表达量 | 第21-27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2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7-33页 |
2.1 小鼠一般状态的观察 | 第27页 |
2.2 造模后及七味白术散治疗后小鼠体重变化 | 第27-28页 |
2.3 造模后及七味白术散治疗后肠内容物和肠粘膜中小鼠乳糖酶活性的变化 | 第28-29页 |
2.4 造模后及七味白术散治疗后肠内容物和肠粘膜中总RNA纯度测定 | 第29-31页 |
2.5 造模后及七味白术散治疗后小鼠小肠内容物和粘膜中总RNA完整性的电泳检测 | 第31-32页 |
2.6 造模后及七味白术散治疗后小鼠小肠内容物和粘膜中乳糖酶基因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 第32页 |
2.7 造模对肠内容物及肠粘膜中小鼠乳糖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32-33页 |
2.8 七味白术散治疗对肠内容物及肠粘膜中小鼠乳糖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33页 |
3 讨论 | 第33-35页 |
第二章 七味白术散对AAD腹泻小鼠肠道细菌乳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 第35-53页 |
摘要 | 第35-37页 |
ABSTRACT | 第37-3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9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39-42页 |
1.1.1 动物 | 第39页 |
1.1.2 饲料 | 第39页 |
1.1.3 屏蔽环境实验设施 | 第39-40页 |
1.1.4 实验药物 | 第40页 |
1.1.5 主要试剂 | 第40-41页 |
1.1.6 主要仪器 | 第41-42页 |
1.2 方法 | 第42-49页 |
1.2.1 动物分组 | 第42页 |
1.2.2 造模方法 | 第42页 |
1.2.3 药物制备 | 第42页 |
1.2.4 试剂配置 | 第42-43页 |
1.2.5 小鼠肠道内容物及肠黏膜的提取 | 第43页 |
1.2.6 乳糖酶活性测定 | 第43页 |
1.2.7 乳糖酶活性计算 | 第43-44页 |
1.2.8 半定量PCR法检测小肠内容物和粘膜中小鼠肠道乳糖酶mRNA表达量 | 第44-47页 |
1.2.9 小肠内容物中细菌乳糖酶基因PCR | 第47-49页 |
1.3 统计学方法 | 第49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9-51页 |
2.1 造模后及七味白术散治疗后小鼠小肠内容物和粘膜中细菌乳糖酶基因PCR琼脂糖凝胶电泳图 | 第49-50页 |
2.2 造模对小肠内容物中细菌乳糖酶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50-51页 |
2.3 七味白术散对小肠黏膜中细菌乳糖酶基mRNA表达量的影响 | 第51页 |
3 讨论 | 第51-53页 |
第三章 结论与创新 | 第53-54页 |
1 研究结论 | 第53页 |
2 论文创新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附录 :综述 | 第58-71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