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7页 |
1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 | 第12-18页 |
1.1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的内涵及概念 | 第12页 |
1.2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发展历程 | 第12-13页 |
1.3 森林有害生物生态控制措施 | 第13-15页 |
1.4 多尺度空间在病虫害研究中的应用 | 第15-16页 |
1.5 群落结构与病害的关系 | 第16-18页 |
1.6 土壤因子与病害的关系 | 第18页 |
2 降香黄檀研究进展 | 第18-21页 |
2.1 降香黄檀简介 | 第18-20页 |
2.2 降香黄檀的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3 黑痣病概况 | 第21-24页 |
3.1 症状 | 第21-22页 |
3.2 病原 | 第22页 |
3.3 发生规律 | 第22-23页 |
3.4 防治措施 | 第23-24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24-27页 |
4.1 目的意义 | 第24-25页 |
4.2 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4.3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降香黄檀人工林植物群落结构和土壤因子对黑痣病发生的影响 | 第27-60页 |
1 研究区概况 | 第28页 |
2 样地设置 | 第28-33页 |
2.1 植物群落结构样地设置 | 第29-33页 |
2.2 土壤因子样地设置 | 第33页 |
3 调查方法 | 第33-35页 |
3.1 林分因子调查方法 | 第33-34页 |
3.2 土壤样品采集及因子测定方法 | 第34页 |
3.3 病情调查方法 | 第34-35页 |
4 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4.1 植物群落结构数据分析 | 第35页 |
4.2 土壤因子数据分析 | 第35-36页 |
5 结果与分析 | 第36-57页 |
5.1 植物群落结构因子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第36-49页 |
5.2 土壤因子与病害发生的冗余RDA综合分析 | 第49-57页 |
6 小结与讨论 | 第57-60页 |
6.1 植物群落结构与黑痣病发生的关系 | 第57-58页 |
6.2 土壤因子与降香黄檀黑痣病发生的关系 | 第58-60页 |
第三章 降香黄檀人工林空间竞争潜力结构对黑痣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 第60-84页 |
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60-61页 |
2 样地设置 | 第61-62页 |
3 研究方法 | 第62-64页 |
3.1 林分因子调查 | 第62页 |
3.2 病情调查方法 | 第62页 |
3.3 边界校正 | 第62页 |
3.4 指标选取 | 第62-64页 |
3.5 模型构建的方法 | 第64页 |
4 数据处理 | 第64页 |
5 结果分析 | 第64-80页 |
5.1 林木竞争指标对降香黄檀黑痣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 第64-74页 |
5.2 基于林木竞争指标构建林木病害发生结构方程SEM模型 | 第74-80页 |
6 小结与讨论 | 第80-84页 |
6.1 相对大小指标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第81页 |
6.2 树冠形状指标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第81-82页 |
6.3 营养空间竞争指标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第82页 |
6.4 距离竞争指标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第82-84页 |
第四章 降香黄檀人工林单木个体空间状态结构对黑痣病程度的影响 | 第84-110页 |
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85页 |
2 样地设置 | 第85-86页 |
2.1 同一密度不同林龄的各指标大小比数 | 第85-86页 |
2.2 同一林龄不同密度的各指标大小比数 | 第86页 |
3 研究方法 | 第86页 |
4 数据处理 | 第86-87页 |
5 结果分析 | 第87-108页 |
5.1 不同林龄的各大小比数指标对黑痣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 第87-97页 |
5.2 不同密度的各大小比数指标对黑痣病发病程度的影响 | 第97-107页 |
5.3 各大小比数指标的优选 | 第107-108页 |
6 小结与讨论 | 第108-110页 |
6.1 林分不同变量的大小比数分布频率情况 | 第108页 |
6.2 不同林龄林木个体大小比数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第108-109页 |
6.3 不同密度林木个体大小比数与病害发生的关系 | 第109-110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创新点 | 第110-116页 |
1 主要结论与讨论 | 第110-113页 |
1.1 林分植物群落结构对黑痣病发生的影响 | 第110-111页 |
1.2 土壤因子对黑痣病发生的影响 | 第111页 |
1.3 林木间的空间竞争潜力结构对黑痣病发生的影响 | 第111-112页 |
1.4 林木个体空间状态结构对黑痣病发生的影响 | 第112-113页 |
2 创新点 | 第113页 |
3 展望 | 第113-116页 |
参考文献 | 第116-130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130-132页 |
附录1 降香黄檀人工林林地基本情况调查表 | 第132-133页 |
附录2 降香黄檀人工林黑痣病发生情况调查表 | 第133-134页 |
附录3 降香黄檀人工林草本层调查表 | 第134-135页 |
附录4 降香黄檀林地土壤基本情况调查表 | 第135-136页 |
附录5 降香黄檀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调查表 | 第136-138页 |
致谢 | 第138-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