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8页 |
第1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研究综述 | 第18-46页 |
·全球碳循环与气候变化 | 第18-21页 |
·气候变化与温室效应 | 第18-19页 |
·气候变化对全球植被的影响 | 第19-20页 |
·气候变化对土壤碳的影响 | 第20-21页 |
·森林生态系统与全球碳循环 | 第21-25页 |
·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 | 第22页 |
·森林生态系统在碳循环中的作用 | 第22-24页 |
·森林碳库的动态变化 | 第24-25页 |
·土壤碳研究现状 | 第25-29页 |
·全球土壤碳库的组成和分布 | 第26-27页 |
·土壤碳库的组成和分布 | 第27-28页 |
·土壤有机碳库组成及驻留时间确定 | 第28-29页 |
·土壤有机碳(SOC)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第29-32页 |
·自然因素的影响 | 第30页 |
·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 第30-31页 |
·气候变化的影响 | 第31-32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第32-35页 |
·森林转变为农田 | 第33页 |
·森林采伐 | 第33-34页 |
·草地转换成农田 | 第34页 |
·农田中造林 | 第34-35页 |
·草地变成农田 | 第35页 |
·农田变成草地 | 第35页 |
·土地管理措施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第35-41页 |
·施肥与土壤碳库 | 第35-37页 |
·土地开垦与土壤碳库 | 第37页 |
·栽培方式与土壤有机碳 | 第37-38页 |
·草地管理 | 第38-39页 |
·森林采伐和收获 | 第39-40页 |
·火烧 | 第40-41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特点和类型 | 第41-43页 |
·我国土壤有机碳研究现状 | 第43-44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碳影响研究:问题和展望 | 第44-46页 |
第2章 研究地区概况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46-55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46-50页 |
·研究地区气候、地貌 | 第46页 |
·研究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 | 第46-50页 |
·研究地区浙江省土地利用(森林资源)发展回顾 | 第46-49页 |
·研究地区浙江省富阳市土地利用(森林资源变化情况) | 第49-50页 |
·研究地区调查样地森林、植被现状 | 第50页 |
·研究目标、项目研究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50-53页 |
·研究目标、意义 | 第50-52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52页 |
·主要分析方法 | 第52-53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53-55页 |
第3章 植被活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55-69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乔木层植被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第55-56页 |
·灌木、草本、农作物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第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7页 |
·植被活体不同部分有机碳含量 | 第56-58页 |
·植被活体地上部分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58-59页 |
·植被活体地下部分不同土壤层次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59-61页 |
·植被活体地下部分不同根系大小生物量有机碳分配 | 第61-65页 |
·植被活体总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65-67页 |
·讨论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69页 |
第4章 植被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69-7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69-70页 |
·植物地上部分粗、细死木质残体现存量调查 | 第69页 |
·植物地下部分粗、细死木质残体现存量调查 | 第69-7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0-74页 |
·植被地上部分细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70-71页 |
·植物地上部分粗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71-72页 |
·植物地下部分细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72-73页 |
·植物地下部分粗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73页 |
·植物残体生物量有机碳储量和分配 | 第73-74页 |
·讨论 | 第74-75页 |
·结论 | 第75-77页 |
第5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凋落物动态变化 | 第77-8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77-7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8-84页 |
·凋落物形成过程中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78-79页 |
·凋落物输入过程中C/N比动态变化 | 第79-81页 |
·凋落物有机碳输入数量的动态变化 | 第81-83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凋落物组成的动态变化 | 第83-84页 |
·讨论 | 第84-86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第6章 植物残体分解及有机碳的释放规律 | 第87-9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5页 |
·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有机碳含量的动态变化 | 第87-89页 |
·植物残体分解过程中C/N比动态变化 | 第89页 |
·凋落物分解规律的研究 | 第89-94页 |
·凋落物分解剩余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 第89-90页 |
·凋落物分解随时间的模型 | 第90-94页 |
·气象因子对凋落物分解速率的影响 | 第94-95页 |
·讨论 | 第95-96页 |
·结论 | 第96-97页 |
第7章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呼吸作用 | 第97-107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9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7-103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呼吸作用的日变化 | 第97-100页 |
·土壤呼吸作用与土壤温度、空气温度的相关性分析 | 第100页 |
·土壤呼吸作用与空气温度的模型建立 | 第100-103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年呼吸通量 | 第103页 |
·讨论 | 第103-106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第8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第107-124页 |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0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07-121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 | 第107-111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平均含量的影响 | 第107-109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的影响 | 第109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模型 | 第109-111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容重的变化 | 第111-112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 | 第112-116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平均值的变化 | 第112-113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深度的变化趋势 | 第113-114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密度随土壤深度的变化模型 | 第114-116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 第116-121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 | 第116-117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随深度变化的趋势 | 第117-118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储量随土壤深度变化的模型 | 第118-121页 |
·讨论 | 第121-123页 |
·结论 | 第123-124页 |
第9章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第124-130页 |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第124-125页 |
·样地选择和样地经营概况 | 第124-125页 |
·研究方法 | 第1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25-128页 |
·不同经营年限下竹林植被有机碳储量的变化规律 | 第125-126页 |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变化 | 第126-127页 |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 | 第127-128页 |
·农田营造早竹林后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变化 | 第128页 |
·结论 | 第128-129页 |
·讨论 | 第129-130页 |
第10章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综合评价 | 第130-138页 |
·陆地生态系统碳源与碳汇 | 第131-132页 |
·土地利用方式与大气碳源、汇 | 第132-134页 |
·生态系统增汇的主要措施 | 第134-138页 |
第11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38-144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结论 | 第138-142页 |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主要研究建议 | 第142-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61页 |
致谢 | 第161-162页 |
附录 | 第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