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第15-17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5-17页 |
1.1.2 研究目的 | 第17页 |
1.1.3 研究意义 | 第17页 |
1.2 国内外研究形状 | 第17-2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7-19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0-22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3.2 本文研究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1.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危险源分析 | 第23-55页 |
2.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分析 | 第23-26页 |
2.1.1 重大危险源发生成因 | 第23-25页 |
2.1.2 大型水电工程危险源发生常见事故类型 | 第25-26页 |
2.1.3 大型水电工程重大危险源的来源 | 第26页 |
2.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分类及特征分析 | 第26-28页 |
2.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的辨识 | 第28-43页 |
2.3.1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辨识法 | 第29-34页 |
2.3.2 基于管理疏忽与能量理论和危险树分析的危险源辨识 | 第34-43页 |
2.3.3 危险源辨识注意事项 | 第43页 |
2.4 危险源监测数据野值诊断技术 | 第43-49页 |
2.4.1 野值分类与野值成因分析 | 第44页 |
2.4.2 野值模型和粗差的R- F概率分布密度模型 | 第44-46页 |
2.4.3 野值诊断模型及数据野值诊断流程 | 第46-49页 |
2.5 危险源的监测与分析 | 第49-54页 |
2.5.1 对塌方、滑坡体等实测型危险源的监测 | 第49-52页 |
2.5.2 监测实例分析 | 第52-54页 |
2.6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重大危险源预警体系 | 第55-74页 |
3.1 概述 | 第55-56页 |
3.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理论 | 第56-57页 |
3.2.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预警术语及概念 | 第56页 |
3.2.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的结构 | 第56-57页 |
3.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构建 | 第57-60页 |
3.3.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必要性和特殊性 | 第57-59页 |
3.3.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构建原则 | 第59页 |
3.3.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目标及功能 | 第59-60页 |
3.4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框架与流程 | 第60-66页 |
3.4.1 危险源预警体系框架 | 第60-63页 |
3.4.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流程 | 第63-66页 |
3.5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体系反馈控制及应急处理技术 | 第66-73页 |
3.5.1 预警体系反馈控制 | 第66-70页 |
3.5.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事故应急处理技术 | 第70-73页 |
3.6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预警模型与方法 | 第74-105页 |
4.1 概述 | 第74-75页 |
4.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模型 | 第75-83页 |
4.2.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特点 | 第75页 |
4.2.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模型 | 第75-83页 |
4.3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方法 | 第83-98页 |
4.3.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特点 | 第83-84页 |
4.3.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方法 | 第84-98页 |
4.4 实例分析 | 第98-104页 |
4.4.1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一类危险源预警实例分析 | 第98-100页 |
4.4.2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第二类危险源预警实例分析 | 第100-104页 |
4.5 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五章 大型水电工程施工危险源监控平台开发 | 第105-129页 |
5.1 系统总体规划 | 第105-108页 |
5.1.1 系统研发原则 | 第105-106页 |
5.1.2 建设目标 | 第106页 |
5.1.3 系统功能 | 第106-107页 |
5.1.4 主菜单设计 | 第107-108页 |
5.2 技术方案 | 第108-112页 |
5.2.1 系统总体框架 | 第108-109页 |
5.2.2 系统应用架构 | 第109页 |
5.2.3 数据库配置方案 | 第109-110页 |
5.2.4 服务器架构 | 第110-111页 |
5.2.5 网络架构 | 第111-112页 |
5.3 系统开发和研制 | 第112-126页 |
5.3.1 系统操作模块设计 | 第112-113页 |
5.3.2 测点管理子模块设计 | 第113-114页 |
5.3.3 数据处理模块设计 | 第114页 |
5.3.4 基于事故树的危险源分析模块设计 | 第114-119页 |
5.3.5 定量分析模块设计 | 第119-121页 |
5.3.6 图形绘制模块设计 | 第121-122页 |
5.3.7 LECM分析模块设计 | 第122-125页 |
5.3.8 文档管理模块设计 | 第125-126页 |
5.4 危险源监控平台的实施效果 | 第126-127页 |
5.4.1 安全管理的观念发生根本变化 | 第126页 |
5.4.2 危险源监测成效明显 | 第126页 |
5.4.3 重大危险源受控 | 第126-127页 |
5.4.4 事故起数显著下降 | 第127页 |
5.4.5 经济与社会效益突出 | 第127页 |
5.5 小结 | 第127-12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29-132页 |
6.1 结论 | 第129-130页 |
6.2 本研究主要创新点 | 第130页 |
6.3 展望 | 第130-132页 |
致谢 | 第132-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