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2.1 环境审计 | 第13-14页 |
1.2.2 生态文明与环境审计 | 第14-16页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6-18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18-21页 |
1.4.1 主要内容与框架 | 第18-19页 |
1.4.2 创新之处 | 第19-21页 |
第2章 重要概念界定与理论渊源 | 第21-31页 |
2.1 重要概念界定 | 第21-23页 |
2.1.1 生态文明 | 第21-22页 |
2.1.2 环境审计 | 第22-23页 |
2.1.3 政府环境审计 | 第23页 |
2.2 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基础 | 第23-27页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3-25页 |
2.2.2 生态伦理理论 | 第25-26页 |
2.2.3 低碳经济理论 | 第26-27页 |
2.3 环境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分析 | 第27-31页 |
2.3.1 环境审计是公共受托责任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 第27-28页 |
2.3.2 环境审计的免疫功效是改善生态伦理的本质要求 | 第28页 |
2.3.3 环境审计权力制衡是解决生态危机的有效手段 | 第28-31页 |
第3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审计作用机理与现状分析 | 第31-45页 |
3.1 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审计诉求与特性 | 第31-37页 |
3.1.1 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依据 | 第31-33页 |
3.1.2 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属性 | 第33-37页 |
3.2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审计作用机理分析 | 第37-40页 |
3.2.1 环境审计的监控作用能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未病先防的效果 | 第37-38页 |
3.2.2 环境审计的预警作用能达到生态文明建设既病防变的目的 | 第38-39页 |
3.2.3 环境审计的纠偏与修复作用是生态文明建设愈后防复的保障 | 第39-40页 |
3.3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审计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40-45页 |
3.3.1 生态文明建设中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 第40-41页 |
3.3.2 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外环境审计发展现状 | 第41-43页 |
3.3.3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审计国内外现状对比 | 第43-45页 |
第4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审计问题分析 | 第45-57页 |
4.1 宏观维度—以PEST为分析法 | 第45-49页 |
4.1.1 P政治法律方面——立法漏洞与标准不统一 | 第45-46页 |
4.1.2 E经济发展方面——资金投放力度不足 | 第46-47页 |
4.1.3 S社会方面——环境保护意识淡薄 | 第47-48页 |
4.1.4 T技术方面——人才匮乏与技术落后 | 第48-49页 |
4.2 微观维度——以水污染审计为例 | 第49-56页 |
4.2.1 我国水污染审计相关背景介绍 | 第49-52页 |
4.2.2 水污染审计遵循程序与方法 | 第52-55页 |
4.2.3 我国水污染审计问题分析 | 第55-5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5章 生态文明建设中环境审计作用机理实现路径 | 第57-61页 |
5.1 宏观路径 | 第57-59页 |
5.1.1 完善立法 | 第57页 |
5.1.2 加大环境审计资金投入力度 | 第57-58页 |
5.1.3 普及环保意识,提升生态文明理念 | 第58页 |
5.1.4 加强创新建设,改进环境审计技术 | 第58-59页 |
5.2 微观路径 | 第59-61页 |
5.2.1 建立专业的环境审计人员队伍 | 第59页 |
5.2.2 拓宽环境审计内容与渠道 | 第59-60页 |
5.2.3 加大企业环保审计结果追究与处罚力度 | 第60页 |
5.2.4 构建企业环境审计会计制度 | 第60-61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61-63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1页 |
6.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致谢 | 第67-69页 |
附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