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慎独”思想的现代意蕴及其对高校德育的启示研究 |
|
论文目录 |
|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选题背景 | 第9-10页 |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文献综述 | 第11-15页 | ·关于道德自律教育的研究 | 第11-12页 | ·关于主体性道德教育的研究 | 第12-13页 | ·关于“慎独”思想与高校德育的研究 | 第13-15页 |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15页 |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创新点 | 第15页 |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文献研究法 | 第15页 | ·历史研究法 | 第15页 | ·分析归纳法 | 第15-17页 | 第2章 “慎独”思想解读 | 第17-27页 | ·“慎独”思想含义与特征 | 第17-21页 | ·“慎独”含义 | 第17-20页 | ·“慎独”特征 | 第20-21页 | ·“慎独”的哲学阐释 | 第21页 | ·“慎独”是一种主体的自我追问 | 第21页 | ·“慎独”是一种真实自我的实现 | 第21页 | ·“慎独”是一种完美人性的境界 | 第21页 | ·“慎独”思想现代意蕴 | 第21-25页 | ·“慎独”作为修身养性的方法体现了人的自律精神 | 第22页 | ·“慎独”作为修身养性的过程体现了对人主体性的高扬 | 第22-24页 | ·“慎独”作为修身养性的道德境界追求自我超越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3章 “慎独”思想与高校德育的内在关系 | 第27-35页 | ·“慎独”用作道德修养方法有助于培养道德自律精神 | 第27-28页 | ·道德自律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27-28页 | ·“慎独”用作修身养性方法有助于培养道德自律精神 | 第28页 | ·“慎独”对主体性的高扬有助于提升道德教育所要求的主体意识 | 第28-31页 | ·主体性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28-30页 | ·“慎独”对主体性的高扬有助于提升道德教育所要求的主体意识 | 第30-31页 | ·“慎独”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有助于完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 | 第31-33页 | ·超越论道德教育的基本内涵 | 第31-32页 | ·“慎独”对自我超越的追求有助于完善道德教育的超越性本质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4章 “慎独”思想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 第35-61页 | ·当前的高校德育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人学空场” | 第35-41页 | ·强调道德他律而忽视了道德自律 | 第35-37页 | ·以工具价值遮蔽了人的发展的本体价值 | 第37-39页 | ·具有适应主义倾向而忽视了人的超越性培育 | 第39-41页 | ·运用“慎独”重新确立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理念 | 第41-47页 | ·从道德他律走向道德自律 | 第41-42页 | ·从工具走向人本 | 第42-45页 | ·从适应走向超越 | 第45-47页 | ·运用“慎独”改进完善高校德育工作的基本途径 | 第47-60页 | ·注重道德修养,加强道德自律 | 第48-50页 | ·增强情感体验、注重生活实践,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 第50-56页 | ·关注、满足人的超越性需要,培养有“德性”的人 | 第56-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页 |
|
|
|
|
论文编号BS1849942,这篇论文共68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23.8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34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