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第5-7页 |
中文摘要 | 第7-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1 引言 | 第13-17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7-60页 |
2.1 昆虫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意义 | 第17-18页 |
2.2 昆虫病毒的分类 | 第18-19页 |
2.3 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 | 第19-36页 |
2.3.1 细小病毒科的分类 | 第19页 |
2.3.2 细小病毒科的理化性质及结构 | 第19-23页 |
2.3.3 细小病毒基因组的转录和翻译 | 第23-29页 |
2.3.4 细小病毒的衣壳蛋白及包装 | 第29-32页 |
2.3.5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eriplanta fuliginosa densovirus,PfDNV) | 第32-36页 |
2.4 野田村病毒科(Nodaviridae) | 第36-60页 |
2.4.1 野田村病毒科的分类 | 第36-38页 |
2.4.2 野田村病毒科的理化性质 | 第38页 |
2.4.3 野田村病毒科的宿主 | 第38页 |
2.4.4 野田村病毒科的基因组结构 | 第38-40页 |
2.4.5 野田村病毒科基因组复制 | 第40-43页 |
2.4.6 病毒基因组识别、包装及侵染 | 第43-46页 |
2.4.7 非结构蛋白 | 第46-47页 |
2.4.8 野田村病毒的应用 | 第47-48页 |
2.4.9 武汉野田村病毒(Wuhan nodavirus,WhNV) | 第48-60页 |
3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衣壳蛋白的真核表达研究 | 第60-81页 |
摘要 | 第60-61页 |
3.1 引言 | 第61页 |
3.2 材料、方法 | 第61-70页 |
3.2.1 材料 | 第62-63页 |
3.2.2 方法 | 第63-70页 |
3.3 结果 | 第70-77页 |
3.3.1 发病黑胸大蠊幼虫后肠组织总RNA的Northern bolt及RT-PCR检测结果 | 第70-72页 |
3.3.2 PfDNV VP mRNAs cDNA克隆序列测定及转录图谱的获得 | 第72-73页 |
3.3.3 PfDNV候选衣壳蛋白VP52、VP65、VP85的真核表达结果 | 第73-74页 |
3.3.4 漏洞扫描机制不存在于PfDNV VP ORF中 | 第74-75页 |
3.3.5 PfDNV VP存在翻译后修饰 | 第75-77页 |
3.4 讨论 | 第77-81页 |
4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衣壳蛋白在昆虫细胞Sf9中的定位及包装研究 | 第81-93页 |
摘要 | 第81页 |
4.1 引言 | 第81-82页 |
4.2 材料、方法 | 第82-87页 |
4.2.1 材料 | 第82-83页 |
4.2.2 方法 | 第83-87页 |
4.3 结果 | 第87-91页 |
4.3.1 VP52、VP65及VP85单独表达时均可进入Sf9的细胞核 | 第87页 |
4.3.2 N端或C末端带标签不影响VP65在Sf9中的分布 | 第87-88页 |
4.3.3 VP65上无典型核定位信号 | 第88-89页 |
4.3.4 VP65蛋白存在自身的相互作用 | 第89-90页 |
4.3.5 VP52、VP65可形成病毒类似粒子 | 第90-91页 |
4.4 讨论 | 第91-93页 |
5 武汉野田村病毒B2蛋白与Dicer蛋白相互作用的研究 | 第93-116页 |
摘要 | 第93页 |
5.1 引言 | 第93-95页 |
5.2 材料、方法 | 第95-107页 |
5.2.1 材料 | 第95-97页 |
5.2.2 方法 | 第97-107页 |
5.3 结果 | 第107-113页 |
5.3.1 dsRNA存在时,WhNV B2(B2 WT)蛋白可与S2中Dicer-2(Dcr-2)蛋白结合 | 第107-108页 |
5.3.2 dsRNA不存在时,WhNV B2(B2 WT)蛋白也可与S2中Dicer-2(Dcr-2)蛋白结合 | 第108-109页 |
5.3.3 RNA的结合促进B2蛋白与Dcr-2蛋白的结合 | 第109页 |
5.3.4 dsRNA存在时,WhNV B2(B2 WT)蛋白不能与S2中Dicer-1(Dcr-1)蛋白结合 | 第109-110页 |
5.3.5 WhNV B2蛋白的C端21个氨基酸是其与Dicer-2(Dcr-2)蛋白的结合区 | 第110-111页 |
5.3.6 GST-RNase、GST-PAZ、MBP-B2、MBP-B2ΔC21蛋白的纯化结果 | 第111-112页 |
5.3.7 果蝇Dcr-2蛋白通过其RNase结构域及PAZ结构域与WhNV B2蛋白C末端结合 | 第112-113页 |
5.4 讨论 | 第113-116页 |
研究总结 | 第116-117页 |
PfDNV部分 | 第116页 |
WhNV部分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8页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文章 | 第128-129页 |
致谢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