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证据开示制度实施现状----以浙江省检察机关实践为视角 | 第11-15页 |
第一节 浙江省证据开示实施概况 | 第11-12页 |
一、证据开示案件的数量与比例 | 第11页 |
二、证据开示适用的案件类型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浙江省证据开示实践具体情况 | 第12-15页 |
一、证据开示实践的基本做法 | 第12-14页 |
二、实践中证据开示程序的启动 | 第14-15页 |
第二章 证据开示制度实践分析 | 第15-26页 |
第一节 证据开示实践中各方的观点 | 第15-17页 |
一、检察院更为积极 | 第15-16页 |
二、法院相对超脱 | 第16页 |
三、辩护律师尚有顾忌 | 第16-17页 |
第二节 证据开示实践取得的成效—以检察机关为视角 | 第17-20页 |
一、证据开示有利于及时查清事实和补强证据,明确庭审分歧 | 第17页 |
二、证据开示有利于审查起诉阶段正确行使程序选择权 | 第17-18页 |
三、证据开示有利于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 第18页 |
四、证据开示可促使公诉人慎重办案,准确把握庭审重点 | 第18-19页 |
五、证据开示可以缩短庭审时间,提高庭审效率 | 第19页 |
六、被告人对证据无异议且自愿认罪的,可酌情从轻处罚 | 第19-20页 |
第三节 证据开示实践中几个问题的考察 | 第20-23页 |
一、一次还是多次开示-------法院检察院难以承受负荷之重 | 第20-21页 |
二、证据开示能否有效启动被告人认罪程序 | 第21-22页 |
三、证据开示能否增多简易审程序 | 第22页 |
四、证据开示能否推动不起诉制度 | 第22-23页 |
第四节 证据开示实践中的困境 | 第23-26页 |
一、宏观层面 | 第23-24页 |
二、微观层面 | 第24-26页 |
第三章 构建有中国特色证据开示制度的路径分析 | 第26-38页 |
第一节 宏观方面 | 第27-29页 |
一、科学地构建证据开示制度,提高该制度的法律地位和效力 | 第27页 |
二、着重明确证据开示的主要原则,规范证据开示制度 | 第27-29页 |
第二节 微观方面 | 第29-38页 |
一、落实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在证据开示中的权利保障机制,确保公正的底线 | 第29-34页 |
二、明确开示模式、扩大证据开示的适用范围,进一步提高诉讼效率,实现程序经济的目标 | 第34-37页 |
三、明确证据开示后被告人认罪的量刑折扣幅度,促使证据开示效益的最大化 | 第37-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后记 | 第41-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