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分散—聚并脉冲筛板萃取塔传质强化与模型化的研究 |
|
论文目录 |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主要符号表 | 第10-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3-34页 | ·板式萃取塔传质强化的研究 | 第13-16页 | ·液 液两相流体系的实验技术进展 | 第16-24页 | ·分散相滞存率 液滴运动速度与粒径分布 | 第16-20页 | ·液滴的破碎与聚并 | 第20-21页 | ·萃取塔的轴向混合与径向混合 | 第21-24页 | ·液 液两相流体力学研究 | 第24-29页 | ·液 液两相流动特性方程 | 第24-25页 | ·液滴粒径分布与模拟 | 第25-29页 | ·萃取塔传质模型 | 第29-34页 | 第二章 板串结构对脉冲筛板萃取塔性能的影响 | 第34-63页 | ·实验部分 | 第34-37页 | ·实验装置 | 第34-35页 | ·实验体系 | 第35-36页 | ·实验技术 | 第36-37页 | ·实验操作条件 | 第37页 | ·分散 聚并板串结构下的脉冲萃取塔两相流动特性 | 第37-47页 | ·操作条件对分散相滞存率的影响 | 第38-40页 | ·两相流动特性方程 | 第40-47页 | ·脉冲筛板萃取塔传质性能 | 第47-61页 | ·动态响应曲线法简介 | 第47-50页 | ·板间距 25mm的分散 聚并板串结构传质性能 | 第50-56页 | ·板串结构对脉冲筛板萃取塔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56-61页 | ·小结 | 第61-63页 | 第三章 液滴局部聚并对脉冲筛板萃取塔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63-74页 | ·实验部分 | 第63页 | ·液滴的局部聚并研究 | 第63-70页 | ·液滴的聚并现象 | 第63-64页 | ·计算液滴局部聚并的定量化方法 | 第64-70页 | ·液滴局部聚并对传质过程的影响 | 第70-73页 | ·液滴局部聚并对分散 聚并板串结构传质性能的影响 | 第70-71页 | ·液滴局部聚并在传质强化中的作用 | 第71-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四章 液滴粒径分布与运动速度的测试技术 | 第74-92页 | ·实验部分 | 第74-77页 | ·照相测试技术 | 第75-76页 | ·激光光纤探针测试技术 | 第76-77页 | ·照相法测定液滴的粒径分布 | 第77-83页 | ·分散 聚并单元内的液滴粒径分布 | 第77-81页 | ·分散 聚并单元内特征板的确定 | 第81-83页 | ·激光光纤法测定液滴粒径与运动速度 | 第83-90页 | ·脉冲筛板萃取塔内液滴的运动速度 | 第84-87页 | ·高滞存率下分散相液滴的平均粒径 | 第87-90页 | ·小结 | 第90-92页 | 第五章 动态组合模型 | 第92-111页 | ·实验部分 | 第93页 | ·动态组合模型 | 第93-102页 | ·动态组合模型的假设 | 第93-94页 | ·数学模型推导 | 第94-99页 | ·组合模型的离散化 | 第99-101页 | ·动态组合模型与扩散模型的比较 | 第101-102页 | ·动态组合模型估算分散 聚并板串结构的传质性能 | 第102-109页 | ·动态响应曲线的拟合 | 第102-105页 | ·轴向混合的估算 | 第105-109页 | ·小结 | 第109-111页 | 结论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4页 | 致谢及声明 | 第124-125页 | 附录 | 第125-145页 | 1 分散 聚并脉冲筛板萃取塔的流体力学实验数据 板间距 25mm | 第125-129页 | 2 分散 聚并脉冲筛板萃取塔的传质性能数据 板间距 25mm | 第129-131页 | 3 聚并层高度数据 | 第131-134页 | 4 动态组合模型 Matlab 程序 | 第134-145页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5-146页 |
|
|
|
|
论文编号BS1015745,这篇论文共146页 会员购买按0.35元/页下载,共需支付51.1元。 直接购买按0.5元/页下载,共需要支付73元 。 |
 |
 |
我还不是会员,注册会员!
会员下载更优惠!充值送钱! |
我只需要这篇,无需注册!
直接网上支付,方便快捷! |
|
|
|
版权申明:本目录由www.jylw.com网站制作,本站并未收录原文,如果您是作者,需要删除本篇论文目录请通过QQ或其它联系方式告知我们,我们承诺24小时内删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