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42页 |
1 马铃薯甲虫的发生和防治现状 | 第14-16页 |
·马铃薯甲虫的分布 | 第14-15页 |
·马铃薯甲虫的防治现状 | 第15-16页 |
2 马铃薯甲虫的抗药性 | 第16-19页 |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磷类类农药的抗药性 | 第17页 |
·马铃薯甲虫对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抗药性 | 第17-18页 |
·马铃薯甲虫对有机氯类农药的抗药性 | 第18页 |
·马铃薯甲虫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抗药性 | 第18-19页 |
·马铃薯甲虫对其它类杀虫剂的抗药性 | 第19页 |
3 昆虫抗药性的机理 | 第19-25页 |
·行为抗性 | 第20页 |
·表皮穿透速率下降 | 第20页 |
·解毒作用增强 | 第20-22页 |
·细胞色素P450氧化酶(P450) | 第20-21页 |
·酯酶(EST) | 第21-22页 |
·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 | 第22页 |
·靶标敏感性下降 | 第22-25页 |
·乙酰胆碱酯引起的靶标抗性 | 第23页 |
·钠离子通道与昆虫靶标抗性 | 第23-24页 |
·GABA受体与昆虫靶标抗性 | 第24页 |
·nAChRs与昆虫靶标抗性 | 第24-25页 |
4 马铃薯甲虫抗药性的机理 | 第25-30页 |
·国外马铃薯甲虫抗性生化机制的研究 | 第25-27页 |
·我国马铃薯甲虫抗性生化机制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马铃薯甲虫对农药的靶标抗性机制 | 第28-30页 |
5. 抗性分子检测 | 第30-32页 |
6 蜕皮激素 | 第32-40页 |
·MH的合成 | 第32-34页 |
·Neverland | 第33-34页 |
·“黑箱”化学过程 | 第34页 |
·Halloween基因产物 | 第34页 |
·MH合成的调控 | 第34-37页 |
·促前胸腺素信号转导途径 | 第35-36页 |
·Bombyxin和其它类胰岛素(ILPs) | 第36-37页 |
·MH的降解 | 第37-38页 |
·MH分子途径 | 第38-40页 |
·20E受体 | 第38-39页 |
·20E-受体复合物激发的下游基因 | 第39-40页 |
·蜕皮激素类似物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 | 第40页 |
7 本研究的立题背景和意义 | 第40-42页 |
第二章 马铃薯甲虫抗药性的分子检测 | 第42-54页 |
摘要 | 第42-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3-50页 |
·材料 | 第43页 |
·供试材料 | 第43页 |
·主要试剂 | 第43页 |
·主要仪器 | 第43页 |
·试验方法 | 第43-50页 |
·Bi-PASA | 第44-45页 |
·马铃薯甲虫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44页 |
·引物设计 | 第44-45页 |
·PCR扩增 | 第45页 |
·RT-PCR | 第45-46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45-46页 |
·cDNA第一链的合成 | 第46-50页 |
·PCR引物设计 | 第46-47页 |
·PCR反应 | 第47-48页 |
·PCR产物的回收纯化及测序测定 | 第48-49页 |
·引物设计与蛋白翻译 | 第49-5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0-52页 |
·AChE S291G突变和钠离子通道LdVsscl L1014F突变检测 | 第50页 |
·RT-PCR检测乙酰胆碱酯酶S291G和I392T突变率 | 第50-52页 |
3 讨论 | 第52-54页 |
第三章 不同靶标农药及其复配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力 | 第54-62页 |
摘要 | 第54-5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5-56页 |
·材料 | 第55页 |
·供试材料 | 第55页 |
·主要试剂 | 第55页 |
·测定与分析方法 | 第55-56页 |
·马铃薯甲虫对硫丹的胃毒毒力测定 | 第55-56页 |
·复配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力比较 | 第5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不同发育阶段马铃薯甲虫对硫丹的胃毒毒力 | 第56-57页 |
·不同靶标农药复配剂对马铃薯甲虫的毒力比较 | 第57-60页 |
3 讨论 | 第60-62页 |
第四章 马铃薯甲虫细胞色素P450单加氧酶分子克隆及组织表达 | 第62-78页 |
摘要 | 第62-6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3-72页 |
·材料 | 第63页 |
·供试材料 | 第63页 |
·主要试剂 | 第63页 |
·主要仪器 | 第63页 |
·方法 | 第63-72页 |
·总RNA的提取 | 第63页 |
·反转录 | 第63-64页 |
·引物设计 | 第64-68页 |
·PCR扩增体系及条件 | 第68-7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72-77页 |
·马铃薯甲虫Cyp基因克隆验证 | 第72-74页 |
·不同发育阶段的马铃薯甲虫Cyp基因的表达 | 第74-76页 |
·马铃薯甲虫蜕皮激素代谢相关Cyp基因的cDNA克隆 | 第76-77页 |
3. 讨论 | 第77-78页 |
第五章 RNAI干扰蜕皮激素代谢相关CYP基因的生物学效应 | 第78-110页 |
摘要 | 第78-7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79-90页 |
·材料 | 第79-80页 |
·供试昆虫 | 第79页 |
·主要试剂 | 第79页 |
·主要仪器 | 第79-80页 |
·方法 | 第80-90页 |
·马铃薯甲虫持家基因的筛选 | 第80-84页 |
·马铃薯甲虫蜕皮激素代谢相关Cyp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分析 | 第84-85页 |
·干扰马铃薯甲虫蜕皮激素代谢相关Cyp基因 | 第85-89页 |
·两种药剂对干扰实验的补偿效应 | 第89-90页 |
·目标基因表达量分析 | 第9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90-110页 |
·马铃薯甲虫持家基因的筛选 | 第90-95页 |
·12个持家基因的引物验证 | 第90页 |
·9个持家基因的稳定性分析 | 第90-95页 |
·蜕皮激素代谢相关Cyp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量 | 第95-96页 |
·马铃薯甲虫蜕皮激素代谢相关Cyp基因的RNAi | 第96-105页 |
·蜕皮激素代谢相关Cyp基因dsRNA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96-98页 |
·用表达dsRNA的菌株喂食马铃薯甲虫 | 第98-105页 |
·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对RNAi实验的补偿效应 | 第105-110页 |
·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对1龄末期幼虫的触杀毒力 | 第105页 |
·蜕皮激素及其类似物对RNAi实验的补偿效应 | 第105-110页 |
3 讨论 | 第110-112页 |
全文总结 | 第112-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28页 |
附录1 | 第128-152页 |
附录2 | 第152-160页 |
致谢 | 第1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