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教育论文中心  教育论文中心   广告服务  广告服务   论文搜索  论文搜索   论文发表  论文发表   会员专区  会员专区   在线购卡   在线购卡   服务帮助  服务帮助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网站地图   硕士论文  会员专区   博士论文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中心首页--经济管理免费论文--鄂西北尧治河村崛起的秘诀探析
推荐论文
《会计信息化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
AHP在建筑工程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亚洲健康秘诀》(第四章)英汉翻
《亚洲健康秘诀》(节选)英汉翻译
王绎《写像秘诀》研究
《摆脱抑郁症秘诀》翻译实践报告
《儿童成功秘诀》翻译实践报告
大国崛起与国际体系变迁--一
日本长寿企业生存秘诀--以人
广东治河处与珠江治理(1914-
朱之锡治河研究
治河河口无齿螳臂相手蟹种群生殖
吴山《治河通考》研究
两汉水灾及政府治河、赈恤措施
大国和平崛起国家制度分析--基
冷战后美国对新兴大国崛起认知-
 
站内搜索
 
 
科目列表
市场营销 管理理论 人力资源
电子商务 社会实践 先进教育
伦理道德 艺术理论 环境保护
农村研究 交通相关 烟草论文
电子电气 财务分析 融资决策
电影艺术 国学论文 材料工程
语文论文 数学论文 英语论文
政治论文 物理论文 化学论文
生物论文 美术论文 历史论文
地理论文 信息技术 班主任
音乐论文 体育论文 劳技论文
自然论文 德育管理 农村教育
素质教育 三个代表 旅游管理
国际贸易 哲学论文 工商管理
证券金融 社会学 审计论文
会计论文 建筑论文 电力论文
水利论文 园林景观 农林学
中医学 西医学 心理学
公安论文 法学法律 思想汇报
法律文书 总结报告 演讲稿
物业管理 经济学 论文指导
计算机 护理论文 社会调查
军事论文 化工论文 财政税收
保险论文 物流论文 语言教育
教育教学 给水排水 暖通论文
结构论文 综合类别 硕士论文
博士论文    
 
 
 
鄂西北尧治河村崛起的秘诀探析

【经济管理免费论文】摘要:20多年前,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据说先祖尧帝曾经居住过的尧治河村,还是一个穷山村。经过20多年的历程,在孙开林的带领下,村党组织带领全体村民,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愚公移山的毅力,排除千难万险,终于过上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尧治河村也成为湖

摘要:20多年前,地处鄂西北大山深处据说先祖尧帝曾经居住过的尧治河村,还是一个穷山村。经过20多年的历程,在孙开林的带领下,村党组织带领全体村民,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愚公移山的毅力,排除千难万险,终于过上了幸福美好的小康生活。尧治河村也成为湖北省保康县首富村、襄樊市明星村、全省500强村和全国文明村。20多年的沧桑巨变,尧治河人创造了可以载入史册的奇迹,谱写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共同富裕的辉煌诗篇!他们创造的“不等、不靠、不要”思想、精神和作风,是他们创业实践的真实写照,也是他们崛起的秘诀,值得我们细心解读。

关键词:尧治河;孙开林;不等、不要、不靠精神;集体经济
尧治河村地处神农架林区,房县、保康县交界处,平均海拔1700多米。山高坡陡,沟深谷狭,自古就是“竖起来的路,挂起来的田”,“上山碰鼻子,下山闪腿子”;到了尧治河,“向下看万丈深渊,向上看悬崖峭壁,前后左右不是大山,就是峡谷”。这里气候十分恶劣,当地人描述为“四月雪,八月霜,六月早晚寒气凉”,“烤火烤到六月二十九,七月初一又接手”,庄稼“种早了不出,种晚了不熟”。世世代代、祖祖辈辈生活在这样的山旮旯里,乡亲们尝尽了贫困和与世隔绝的辛酸,做梦都想有传说中尧、舜那样的人来改变大家的命运。尧治河的名字就是这样得来的。
在这样令人难以想象的,近乎绝望的困难境地,尧治河人没有屈服,没有退缩,他们始终没有放弃对未来美好理想的憧憬。从1988年起,村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村贫民,向恶劣的生存环境挑战,依靠自己的力量,凭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和人定胜天的信念,劈山修路,炸石开矿,筑坝办电,改田建园,兴工办厂。经过十几年的艰苦创业,终于甩掉了贫困帽子,1998年跃居保康县的“首富村”,跻身全省500强。到2002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7800万元,上交税费1300万元、人均贡献2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00元,村级固定资产达到6500多万元,90%以上的农户住上了漂亮的小洋楼,几十家农户相继买回了小轿车。全村实现了“七通八无”,就是户户通公路、通电、通水、通广播、通电视信号、通电话、通客车,无群众负担、无刑事治安案件、无计划外生育、无群众上访、无失学儿童、无封建迷信、无非法传教、无“黄赌毒”。该村党支部在2001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孙开林先后被评为湖北省“十佳村党支部书记”、“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并当选为省九届人大代表、省八届党代会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
尧治河村崛起的秘诀是什么?孙开林曾经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灵魂深处有一种精神,那就是不等、不要、不靠,一切全靠自己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真正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拥护。”这可以作为我们探析尧治河村崛起的一个概括说明。下面我们不妨深入分析他们的“不等、不要、不靠”。
一、“不靠”是基础
不靠意味着不靠别人,只靠自己,自己就是尧治河村集体,就是尧治河村全体村民。靠自己,就是依靠村集体的力量,来办一切事情,这就是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精神在尧治河的具体体现。这是任何地方要发展的必然选择。试想,假如没有这样的精神支撑,那就会陷入依靠别人的怪圈,也许在短时期还可以维持,可是一旦所依靠的别人出现了困难,不能再提供帮助,靠山一倒,自己也就跟着垮了。因此单别人是靠不住的。
从哲学上讲,事物变化,内因是根据,外因是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这就是说,内因是首要因素,即使靠别人,也需要由自己这个内因去决定是否要“靠”。一个村的发展,客观环境再好,如果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班子,没有一个团结的集体,什么都会靠不住。相反,像尧治河村,有了孙开林这样的让大家信得过的带头人,以及由他率领的村领导班子,加上他们紧紧依靠党员、干部、群众,大家拧成一股绳,全村的发展就有了依靠,这就是真正的“靠”,有了这个“靠”,才会说“不靠”,才敢说“不靠”!这就是“靠”与“不靠”的辩证法。
尧治河村的崛起始于孙开林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那是1988年冬天,一直为尧治河村的出路呕心沥血的老支书,召集党员献计献策。孙开林说:“(我)还是一个民办教师,本可以专心地教我的书,过我的小日子,虽说不上富裕,也能养活一家老小。但多年来,看到一直贫穷落后、荒凉萧条的村子,看到一直穷困潦倒、饥寒交迫的乡亲,心里早就不是滋味。因此,在这个会上,我忍不住抢先发言,一口气把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没想到我的想法立即得到其他所有党员的赞同,并且一致要我出来牵头。”他就这样成为尧治河村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乡亲们走上了新的创业之路。
应该注意的是,孙开林的举动正表现出一种他个人“不靠”别人,要靠自己的主人翁姿态。进一步看,一旦他走上村领导岗位,他的那个“自己”就不是他个人了,而是村党支部以及全体村民。试想,如果他的那个“自己”仅仅是他个人,那么,老支书不会相信他,党员不会选他,村民也不会拥戴他。这是孙开林完整地掌握了中国共产党的组织理论,艺术性地把握了个人和集体,和组织的关系的结果。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团结的依据,团结的力量。
孙开林以及尧治河村在新的创业之初,不靠谁,靠谁,他们是十分清楚的,他们要靠的是全村村民,除此之外,他们不是不想靠,而是不好靠。这正好符合客观历史规律,《国际歌》里不就唱到“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吗?这也合乎市场经济的要求,市场经济讲究主体性,所谓主体就是做主的“体”,市场主体可以是作为自然人的个人,也可以是作为法人的企业。尧治河村作为市场主体就是村集体,这又把握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基本要素。由此就不难推断,尧治河村为什么后来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里面大踏步地前进了,他们在理论上就有十分牢靠的基础。
二、“不等”是常态
要想做到“不靠”,就必须彻底消除等着别人帮忙的心理,就必须经常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实实在在地靠自己去艰苦奋斗,不能三心二意,更不能畏缩不前。
孙开林带领大家干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开发当地的磷矿。20世纪60年代尧治河村就已探明蕴藏丰富的磷矿,可是因为不通公路,矿石即便开采出来也运不出去,所以磷矿一直没有动工开发。孙开林不等国家投资修好路才开矿,而是大胆设想自力更生来修路,进而再来采矿。
要修路就得有资金。当时村里财政困难,为了不辜负乡亲们的期望,孙开林带头拿出家里攒了多年,准备用来盖房子的4000块钱,又想方设法借了3000元,买回了修路少不了的炸药、雷管等物资。就这样修路工程上马了。
可是,正式开工那天,正好下过一场大雪,山山岭岭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大家干活难免有些战战兢兢,放不开手脚。看到这样的情景,孙开林想,此时此刻最需要的不是命令,而是有人第一个站出来,做出榜样,做出示范。谁第一个站了出来?毫无疑问,是共产党员,是干部!于是,他高喊一声:“要苦先苦党员,要死先死干部!”说着就带头腰缠绳子干了起来。这种战争年代革命队伍常见的景象,在尧治河再现了。孙开林的以身作则起了作用,随后党员、干部也干了起来,很快整个工地呈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乡亲们就像大寨人当年“三战狼窝掌”那样,起早贪黑,与寒冷斗,与恐惧斗,与坚硬的岩石斗,饿了啃几口干粮,渴了抓一把冰雪。经过两个多月的日拼夜战,终于修好了通往第一个矿点的6公里公路。


6公里虽短,但尧治河人却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有人手脚被炸伤了,有人脑袋被掉下来的石头砸伤了,还有人不幸坠下了深渊再也没有爬起来,总共有5人残疾,3人献出宝贵的生命。但正是靠这种不怕牺牲、顽强拼搏的精神,他们硬是在悬崖峭壁上,修通了76公里村级公路。这不禁使人想起红旗渠精神来。是的,尧治河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大寨精神、红旗渠精神是相通的,是一脉相承的。也正是凭着这样的精神,他们不仅修好了路,而且接着由孙开林领头,完全靠自己把磷矿石开采出来。他们接着马不停蹄地背着矿石标本找用户、找市场。
孙开林讲过他的推销故事:“第一站,我就近来到襄樊。说来大家可能不信,这就是我第一次到襄樊。为找一家化工厂,我费了不知多少力。见到公共汽车我就慌忙上,一问错了又赶紧下,来来回回、颠三倒四地跑,直到下午5点多钟才找到化工厂的大门,已经到了下班的时间,他们不让进门。没办法,我只好就近找了一家便宜的旅社住下,第二天一大早又来到厂里。因我太土气,根本不像是做生意的,厂里领导不理我,更谈不上接待,我就死缠硬磨,每天上班时来,下班时走,不是帮他们供销科打水、扫地,就是夹报纸、抹桌子,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我在这里上班。就这样整整14天,我硬是凭缠劲、磨劲,凭山里人的执着和真诚,终于感动了厂长。化工厂破例为我化验了矿石标本,和我签订了购销合同,预付了3万元定金。当我揣着订金,欢天喜地地回到村里时,大伙高兴死了。开矿的积极性更高了,日拼夜战,一下子开出3000多吨矿石。接着,跑的跑供销,找的找车队,恨不得一夜就把穷日子、苦日子甩掉。也的确是,依靠开发磷矿,我们很快有了集体积累,群众的生活也有了很大改善,我村第一次实现了没要救济和供应了。”
孙开林当过教师,口才自然没有话说,但是他推销成功主要不是因为这个,而是由于他的真诚打动了客户。他不是为自己,而是为贫苦的山乡老百姓脱贫致富,这样的举动谁会不为之心动呢!这就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也许真是孙开林和尧治河人的真诚感动了尧帝,尧帝真的帮了他们的忙,这就是“自助者天助之”的道理。
俗话说:“时间不等人”,时间是最有价值的,时间也是最公平公正的。不等,意味着尧治河人就在这个最公平的时间面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人的内在的干劲和斗志。如果说“不靠”是尧治河人主体意识的再度觉醒,是他们求真的一种结果的话,那么“不等”则是他们务实行为的展开,这样他们求真务实就形成了一个整体,他们的创业之道也随之逐渐形成。他们的艰苦创业就不是简单的修条路,开个矿,而是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创造一番事业,这是一个真实的创业团队的创业实践,是他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探索实践,这样的实践是有根基的,因而也就是不那么容易动摇或者改变的。
三、“不要”就是完全靠自己
不要国家救济。一个创业集体发展到了这个时侯,尧治河村通过“不靠”为基础,通过“不等”为手段,就为“不要”提供了保障。尧治河村曾经要过,要过国家的救济,那不是没有道理的,也是由于历史原因造成的,但是他们通过求真务实,“在思路中找出路”。当他们通过修路开矿,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新路上初步有所收获时,他们就进行了深入思考,当他们发现自己不光是修了路,开了矿,也不光是赚了钱时,他们惊奇地发现走出了一条自己的发展之路,富有尧治河特色的创业之路。这条路就是依靠自己这个村集体的力量,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发展集体经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基于这样的认识,他们逐步建立了属于村集体的企业,创立了自己企业的品牌,从而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具备了“不要”的条件,不要国家救济的条件。这是实事求是的思想、态度和作风。
在尧治河,除了石头外,最多的是水,这里沟壑纵横,河流密布,落差较大,水能储量丰富,发展水电的条件得天独厚。但兴建电站,技术、资金从哪里来?尧治河人想出了股份制的办法。他们与房县桥上乡水电开发公司合资,对方出技术,并投入80万元股金;全村150户村民参股,筹措资金50多万元,余下的由村积累拿出100多万元参股。就这样,1995年12月,湖北省第一个跨县市、跨地区的村级股份制电站,终于在尧治河村成功投产运行。接着,他们又一鼓作气,用7年时间建起了村内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电站,并向外扩展,建成了九里川等多座“外籍”电站。
尧治河村平均海拔1600多米,地处深山峡谷中,境内共有4大谷、26峡及天然景观共67处,古木森森、溪水环流,奇峰异石俯仰皆是,瀑布飞流层出不穷。坐拥着奇秀旖旎的自然风光,勤劳朴实的尧治河人又动起了发展生态旅游的脑筋。在发展磷化工、水电等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他们决定在生态旅游上做文章,为此,他们请来了全国知名的旅游规划专家,编制出了《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6年以来,他们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开发出梨花山庄、观景亭、七叠瀑布、野人沟、老龙洞、别墅农庄等10多个景点,并投资1800万元建起了一座三星级宾馆。络绎不绝的游客走进了尧治河,来领略尧治河的优美自然风光、感受尧治河人自力更生、团结奋斗的精神,各级党组织把党员干部领进来受教育。
雄厚的工业资本积累大大加快了尧治河村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尧治河村先后拿出1000多万元资金注入农业科技项目,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2006年,尧治河村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基金的比例按1%从村级总收入中提取,通过以“奖”促“调”,扶持和奖励农业生产、药材种植、畜禽养殖等特色项目,一大批畜禽养殖大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到2007年,全村工农业总产值达到3.2亿元,上交税费4200多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村级固定资产从无到有,达到6亿多元。实现了由封闭到开放,由贫穷到富裕,由荒蛮到文明的3大跨越。
“先富带后富,共奔致富路”。尧治河党委在带领本村奔向小康的同时,没有忘记山水相邻的村组。帮邻村修通了致富路,开通了电话,扶持他们发展特色农业,派出技术人员帮他们探查矿点、指导开采,使邻村也很快脱贫,走上富裕之路。这又是一个飞跃,一个思想上、行动上的飞跃,尧治河村从要国家救济,到不要国家救济是一次飞跃,再到不仅不要救济,而且去帮助别的村致富,这就在更高的层面上开始了新的创业。
“步步走来都艰辛,事事办成不容易!”条件改善了,艰苦奋斗的作风更不能丢。多年来,尧治河村坚持每年“七一”组织全体党员上电站大坝重温入党誓词,每名党员每年自觉轮流到村福利院侍候陪同孤寡老人一天、每名党员每月下矿井体验一天矿工生活、每周参加一天义务劳动,让党员干部致富不忘本,让艰苦奋斗精神在尧治河星火相传!
事实上,正是在他们“不要”中,又能发现他们的“要”。尧治河村人要的是孙开林在参加党的十七大归来后说的那一席掷地有声、催人奋进话:“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科学发展,推进和谐文明,建成水电富村、磷化强村、生态兴村、科技富村,用3-5年的时间,打造中国生态农村第一村!”他们要的还是他们基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不等、不要、不靠”精神!




 
 
 
 您可能感兴趣的论文
论文标题页/字数分类
元代肖像画研究65页硕士论文
明清治河工程项目管理中人力资源管理研究48页硕士论文
So Many Ways To Miss the Point(《错失玄78页硕士论文
元代肖像画及《写像秘诀》研究50页硕士论文
靳辅治河相关问题研究64页硕士论文
治河流域洪水预报应用研究72页硕士论文
靳辅治河研究69页硕士论文
大国崛起模式比较与启示--论中国“和平崛起与发展”路径探索及战略意47页硕士论文
中国和平崛起国际国内条件分析--中国和平崛起前景展望78页硕士论文
小政府,强社会,弱制度”:东亚崛起制度分析——解读吉姆·罗沃《亚洲11625字期刊论文
成都市中心城区河道景观建设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117页硕士论文
《木龙书》研究88页硕士论文
宋代河道管理研究155页硕士论文
政治还是民生?—伪政权黄河堵口研究(1938-1945)80页硕士论文
基于发生学视角传统聚落水适应性空间格局研究--以台儿庄古城为例68页硕士论文
试论两汉水利工程与水旱灾害49页硕士论文
李鸿章与直隶荒政49页硕士论文
西汉水灾及其应对措施研究65页硕士论文
新津县官林河生态治理方案及水力问题分析计算71页硕士论文
李鸿章治理直隶省务研究50页硕士论文
北宋黄河水患研究76页硕士论文
实现中原崛起战略思考--四大增长极统计分析和发展战略选择179页硕士论文
《宝宝不哭之挑食宝贝营养秘诀翻译实践报告84页硕士论文
国家崛起模式理论探析--兼论中国和平崛起51页硕士论文
实现生态治河需要设计上一次突破——写在凉水河治理工程开工之前4099字期刊论文
浅谈生态治河理念探讨1868字期刊论文
生态治河堤岸模式浅析5034字期刊论文
 
 
| 会员专区 | 在线购卡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
版权所有 教育论文中心 Copyright(C)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方式: QQ:277865656 或写信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