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葡萄酒酵母 | 第10页 |
1.2 葡萄酒香气 | 第10页 |
1.3 酿酒酵母酯类香气成分代谢 | 第10-13页 |
1.3.1 部分乙酸酯的调控 | 第10-12页 |
1.3.2 部分乙基酯的调控 | 第12-13页 |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5页 |
第2章 菌株筛选及耐受性分析 | 第15-22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15页 |
2.1.1 葡萄样品 | 第15页 |
2.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15页 |
2.1.3 主要实验设备 | 第15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15-17页 |
2.2.1 菌株筛选 | 第15-16页 |
2.2.2 菌株鉴定 | 第16页 |
2.2.3 菌株发酵力分析 | 第16页 |
2.2.4 菌株酒精耐受性分析 | 第16-17页 |
2.2.5 菌株二氧化硫耐受性分析 | 第17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17-20页 |
2.3.1 菌株筛选结果 | 第17-18页 |
2.3.2 酿酒酵母耐受性结果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3章 模拟葡萄汁发酵实验 | 第22-60页 |
3.1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3.1.1 供试菌株 | 第22页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第22-23页 |
3.1.3 主要实验设备 | 第23页 |
3.2 发酵实验工艺 | 第23-24页 |
3.2.1 发酵实验工艺条件 | 第23-24页 |
3.2.2 发酵实验技术路线 | 第24页 |
3.3 发酵实验方法 | 第24-28页 |
3.3.1 发酵过程取样 | 第24-25页 |
3.3.2 菌体数量的测定 | 第25页 |
3.3.3 香气化合物检测 | 第25页 |
3.3.4 酵母菌RNA提取和cDNA合成 | 第25-26页 |
3.3.5 引物的设计 | 第26-27页 |
3.3.6 引物的验证 | 第27页 |
3.3.7 荧光定量PCR | 第27-28页 |
3.3.8 模拟葡萄酒液基本指标测定 | 第28页 |
3.3.9 数据处理 | 第28页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28-60页 |
3.4.1 酿酒酵母发酵过程OD值的变化 | 第28-30页 |
3.4.2 酿酒酵母发酵过程糖消耗量变化 | 第30-31页 |
3.4.3 酿酒酵母糖消耗量与OD值的变化趋势 | 第31页 |
3.4.4 酿酒酵母 8℃发酵过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31-34页 |
3.4.5 酿酒酵母 15℃发酵过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34-36页 |
3.4.6 酿酒酵母 25℃发酵过程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36-37页 |
3.4.7 酿酒酵母 8℃-15℃-25℃回温发酵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37-39页 |
3.4.8 酿酒酵母 71B不同温度下发酵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39-40页 |
3.4.9 酿酒酵母D254不同温度下发酵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40-42页 |
3.4.10 酿酒酵母S1不同温度下发酵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42-44页 |
3.4.11 酿酒酵母Y2不同温度下发酵基因表达量的变化趋势 | 第44-45页 |
3.4.12 酯类物质标准曲线和阈值 | 第45-47页 |
3.4.13 8℃下发酵时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47-48页 |
3.4.14 15℃下发酵时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48-49页 |
3.4.15 25℃下发酵时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49-50页 |
3.4.16 81525℃回温发酵时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50-52页 |
3.4.17 商业酵母 71B不同温度下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52-53页 |
3.4.18 商业酵母D254不同温度下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53-54页 |
3.4.19 野生酵母S1不同温度下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54-56页 |
3.4.20 野生酵母Y2不同温度下模拟酒液酯类含量 | 第56-57页 |
3.4.21 酿酒酵母发酵模拟葡萄酒基本指标 | 第57-60页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0-64页 |
4.1 菌株、基因表达量和酯类物质的相互影响 | 第60-61页 |
4.2 温度、基因表达量和酯类物质的相互影响 | 第61-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70页 |
致谢 | 第70-72页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