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34页 |
1.1 前言 | 第15页 |
1.2 Cr(Ⅵ)污染概述 | 第15-20页 |
1.2.1 Cr(Ⅵ)污染的现状、特点和危害 | 第15-17页 |
1.2.2 Cr(Ⅵ)污染的处理方法 | 第17-20页 |
1.3 吸附理论概述 | 第20-26页 |
1.3.1 吸附机理及分类 | 第20-21页 |
1.3.2 影响吸附的因素 | 第21-22页 |
1.3.3 吸附动力学 | 第22-23页 |
1.3.4 等温吸附模型与吸附热力学 | 第23-26页 |
1.4 铁氧体概况 | 第26-28页 |
1.4.1 铁氧体结构 | 第26-27页 |
1.4.2 铁氧体制备 | 第27-28页 |
1.4.3 铁氧体应用于水处理 | 第28页 |
1.5 水滑石概况 | 第28-32页 |
1.5.1 水滑石结构 | 第28-30页 |
1.5.2 水滑石合成 | 第30页 |
1.5.3 水滑石及不同阴离子插层水滑石应用于水处理 | 第30-32页 |
1.6 课题研究意义、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32-34页 |
1.6.1 课题研究意义 | 第32页 |
1.6.2 课题研究主要内容 | 第32-33页 |
1.6.3 课题创新点 | 第33-34页 |
第2章 试验材料和方法 | 第34-40页 |
2.1 试验试剂和仪器设备 | 第34-35页 |
2.1.1 试验试剂 | 第34-35页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第35页 |
2.2 吸附试验方法 | 第35-36页 |
2.3 再生试验方法 | 第36页 |
2.3.1 吸附剂NiFe_2O_4/ZnAl-CO_3 LDH的再生 | 第36页 |
2.3.2 吸附剂NiFe_2O_4/ZnAl-EDTA LDH的再生 | 第36页 |
2.4 Cr(Ⅵ)的测定方法 | 第36-37页 |
2.5 材料表征方法 | 第37-40页 |
2.5.1 等电点 | 第37-38页 |
2.5.2 比表面积 | 第38页 |
2.5.3 差热-热重 | 第38页 |
2.5.4 扫描电镜 | 第38页 |
2.5.5 磁性能 | 第38页 |
2.5.6 X射线衍射 | 第38-39页 |
2.5.7 红外光谱 | 第39页 |
2.5.8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39-40页 |
第3章 吸附剂的制备及表征 | 第40-52页 |
3.1 NiFe_2O_4/ZnAl-CO_3 LDH和NiFe_2O_4/ZnAl-EDTA LDH的制备 | 第40-42页 |
3.1.1 磁性NiFe_2O_4颗粒的制备 | 第40页 |
3.1.2 NiFe_2O_4/ZnAl-CO_3 LDH的制备 | 第40-41页 |
3.1.3 NiFe_2O_4/ZnAl-EDTA LDH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 NiFe_2O_4/ZnAl-CO_3 LDH和NiFe_2O_4/ZnAl-EDTA LDH的表征 | 第42-50页 |
3.2.1 等电点分析 | 第42-43页 |
3.2.2 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BET-BJH)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3.2.3 差热-热重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2.4 扫描电镜结果分析 | 第46-47页 |
3.2.5 磁性能结果分析 | 第47-48页 |
3.2.6 X射线衍射结果分析 | 第48-49页 |
3.2.7 红外光谱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4章 NiFe_2O_4/ZnAl-CO_3 LDH吸附Cr(Ⅵ)的研究 | 第52-68页 |
4.1 NiFe_2O_4/ZnAl-CO_3 LDH吸附Cr(Ⅵ)的影响因素探究 | 第52-55页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