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菊粉酶酶源诱变菌株产酶发酵条件的优化
|
|
【农林毕业论文下载】摘要为提高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24诱变菌株产菊粉酶的活力,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对该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菌株在以3%菊芋汁为碳源、2%牛肉膏和0.5%(NH4)2HPO4为复合氮源的培养基中,初始pH值6.0,30 ℃培养72 h的条件下,所得的发酵液中酶活力最高,达到35.21 U/mL,比优化前提高了18%,表明该菌株有一定的应用潜力。 关键词黑曲霉;菊粉酶;酶活力;发酵条件;优化 传统果糖的生产一般是由淀粉通过葡萄糖的异构化取得,该法工艺复杂、成本较高、果糖含量低。因此,人们一直在寻求一种廉价的新糖源和生产果糖的方法。其中菊粉酶(Inulinase或Inulase)主要催化水解菊粉中的β-2,1呋喃果糖苷键,由于能在温和条件下水解菊粉产生果糖(70%以上)和少量葡萄糖,只需一步酶解过程,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可直接制备超高果葡糖浆,已成为果糖工业化生产的主要酶制剂,为低聚果糖的生产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但来源于植物的菊粉酶底物专一性较强,仅作用于菊粉;由微生物产生的菊粉酶大都能水解含有β-2,1呋喃果糖苷键的多种糖类,如菊糖、蔗糖和棉子糖等[1]。其中霉菌具有所产菊粉酶的最适温度较高、热稳定性好、适宜偏酸性的环境等特点而倍受关注。由潍坊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所保存的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24诱变菌株是从菊芋根际周围土壤中筛选出的一株产菊粉酶、又经过多轮紫外线诱变获得的菊粉酶产量较高的菌株。该试验在此基础上,对其发酵条件进一步优化,以期获得更高的产菊粉酶活力,为进一步研究菊粉酶的生产以及生产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A24诱变菌株,由潍坊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实验室保存。菊芋(Helianthus tuberosus L.)采自潍坊市郊区。菊芋汁参照前人研究方法进行制备[2]。
|
|
|
|
<<<<<全文未完>>>>> 全文字数约2740字
|
要阅读全文请先注册成VIP会员!详情请阅读会员专区!
VIP会员可以阅读全文, 欢迎加入VIP会员专区! 加入VIP会员步骤如下:
注册用户名→在线购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