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3页 |
绪论 | 第13-21页 |
上编 先秦兵书文献学研究 | 第21-142页 |
第一章 《孙子兵法》文献学研究 | 第21-39页 |
第一节 历代对《孙子》十三篇的质疑 | 第21-29页 |
一、因《左传》没有记载《孙子》,故以十三篇为后人伪作说 | 第21-24页 |
二、因《孙子》十三篇与《汉志》八十二篇篇数不符,故为伪作说 | 第24-26页 |
三、因《孙子》十三篇某些制度与春秋时不符,故以为非孙武所作说 | 第26-27页 |
四、因《孙子》十三篇为孙膑所作说 | 第27-28页 |
五、以《孙子》十三篇为伍子胥所作说 | 第28-29页 |
第二节 《孙子》成书年代考 | 第29-32页 |
一、《孙子》成书观点的分歧 | 第29页 |
二、《孙子》成书年代考 | 第29-32页 |
第三节 《孙子》的文献著录、版本及文献价值 | 第32-39页 |
一、汉以前《孙子》的著录与流传 | 第32-34页 |
二、唐代《孙子》的著录与流传 | 第34页 |
三、宋代《孙子》的著录与流传 | 第34-35页 |
四、《孙子》的版本及文献价值 | 第35-39页 |
第二章 《吴子》文献学研究 | 第39-59页 |
第一节 今本《吴子》真伪考 | 第39-46页 |
一、关于古本《吴子》 | 第39页 |
二、今本《吴子》的真伪之争 | 第39-43页 |
三、今本《吴子》不伪辨 | 第43-46页 |
第二节 从吴起事迹推断《吴子》的作成年代 | 第46-51页 |
第三节 《吴子》的著录、流传与版本问题 | 第51-59页 |
一、《吴子》的著录及流传情况 | 第52-54页 |
二、历代文献有关《吴子》的线索 | 第54-58页 |
三、《吴子》的主要版本 | 第58-59页 |
第三章 《孙膑兵法》文献学研究 | 第59-81页 |
第一节 历代对孙膑及《孙膑兵法》的质疑 | 第59-61页 |
一、孙武与孙膑共同完成《孙子兵法》说 | 第59页 |
二、孙膑与孙武实为一人说 | 第59-61页 |
第二节 《孙膑兵法》作者与成书考 | 第61-74页 |
一、孙膑生平及著述 | 第61-66页 |
二、孙膑师从鬼谷子考 | 第66-69页 |
三、孙膑与稷下学者 | 第69-73页 |
四、《孙膑兵法》的编纂时间 | 第73-74页 |
第三节 《孙膑兵法》的文献著录、流传与整理校勘 | 第74-81页 |
一、先秦时期 | 第74-75页 |
二、两汉 | 第75-77页 |
三、魏晋至宋 | 第77-79页 |
四、竹简本《孙膑兵法》的整理与校勘 | 第79-81页 |
第四章 《司马法》文献学研究 | 第81-101页 |
第一节 《司马法》真伪考 | 第81-87页 |
一、《司马法》真伪之争 | 第81-85页 |
二、汉代典籍引《司马法》可证该书非伪 | 第85-87页 |
第二节 《司马法》成书年代考 | 第87-95页 |
一、《司马法》首先体现春秋中期之前的时代文化精神 | 第87-92页 |
二、《司马法》最终成型于战国中期 | 第92页 |
三、《司马法》杂有西汉时代特点辨 | 第92-95页 |
第三节 《司马法》作者考 | 第95-98页 |
一、周公创始 | 第95页 |
二、司马穰苴“申明” | 第95-97页 |
三、《司马法》与稷下学者 | 第97-98页 |
第四节 《司马法》的文献著录、学派归属及版本 | 第98-101页 |
一、《司马法》的文献著录及学派归属 | 第98-100页 |
二、《司马法》的版本 | 第100-101页 |
第五章 《六韬》文献学研究 | 第101-124页 |
第一节 《六韬》伪书说综述 | 第101-110页 |
一、以《汉志》无著录《六韬》,故以为后人附会之作说 | 第102-103页 |
二、以《六韬》言词不符太公之身份,故以为后人伪撰说 | 第103-104页 |
三、以《六韬》所言制度与战国时代不符,故以为战国以后人伪撰说 | 第104-106页 |
四、《六韬》为抄袭之作说 | 第106-107页 |
五、以《六韬》“其辞鄙俚”,“术浅文陋”,故为后人伪托之作说 | 第107-110页 |
第二节 《六韬》非伪书之辨 | 第110-112页 |
第三节 《六韬》成书年代考 | 第112-115页 |
第四节 从《六韬》文献著录与版本流传看该书的流变 | 第115-124页 |
一、从目录书对《六韬》的著录看其流变 | 第116-118页 |
二、从历代典籍对《六韬》的著录看其流变 | 第118-120页 |
三、《六韬》的版本流传情况 | 第120-124页 |
第六章 《尉缭子》文献学研究 | 第124-142页 |
第一节 《尉缭子》真伪之争 | 第124-126页 |
第二节 《尉缭子》成书年代之争 | 第126-129页 |
一、清以前学者的争论 | 第126-127页 |
二、现代学者的争论 | 第127-129页 |
第三节 尉缭其人考 | 第129-135页 |
一、历代文献有关尉缭其人其书的线索 | 第129-133页 |
二、尉缭活动及成书时间考订 | 第133-135页 |
第五节 《尉缭子》的派别归属及版本问题 | 第135-142页 |
一、今本《尉缭子》的派别归属之争 | 第135-140页 |
二、《尉缭子》的版本 | 第140-142页 |
下编 先秦兵书思想研究 | 第142-241页 |
第一章 先秦兵书的哲学思想 | 第142-159页 |
第一节 胜敌必须依靠客观条件 | 第142-147页 |
一、战争与客观物质的关系 | 第142-146页 |
二、战争贵在人事 | 第146-147页 |
第二节 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 第147-151页 |
一、“柔弱”与“刚强” | 第148-150页 |
二、奇正之变 | 第150-151页 |
三、转“虚”为“实” | 第151页 |
第三节 顺应自然和事物的发展变化规律 | 第151-156页 |
一、战争的普遍规律与“道” | 第152-154页 |
二、“道”乃天人一般之规律 | 第154-156页 |
第四节 先秦兵书哲学思想的局限 | 第156-159页 |
第二章 先秦兵书的政治思想 | 第159-181页 |
第一节 以民为本的政治思想 | 第159-164页 |
一、重民、爱民思想 | 第160-161页 |
二、富民思想 | 第161-164页 |
第二节 “法先王”的政治理念 | 第164-166页 |
第三节 以法治军的政治思想 | 第166-178页 |
一、法制思想与兵戈战伐 | 第167-168页 |
二、先秦兵书“法”的体现及作用 | 第168-174页 |
三、先秦兵书寓“儒”于“法” | 第174-178页 |
第四节 先秦兵书总体的政治特征 | 第178-181页 |
一、人文特征 | 第178-179页 |
二、政治性特征 | 第179-181页 |
第三章 先秦兵书的心理学思想 | 第181-195页 |
第一节 “诡道”心理 | 第181-185页 |
第二节 “用间”心理 | 第185-187页 |
第三节 “励士”心理 | 第187-192页 |
一、物质激励与约束机制 | 第187-188页 |
二、精神激励 | 第188-191页 |
三、危机激励 | 第191-192页 |
第四节 恐惧畏敌,力求克服的不良心理 | 第192-195页 |
第四章 先秦兵书的管理学思想 | 第195-212页 |
第一节 举贤才:选贤任能的人才管理 | 第195-203页 |
一、选贤任能的重要性 | 第195-197页 |
二、选贤任能的标准 | 第197-199页 |
三、选贤任能的原则和方法 | 第199-203页 |
第二节 领导素质:管理部门生存的根本 | 第203-208页 |
一、管理者要身先士卒、率先垂范 | 第204-205页 |
二、管理者要体恤下属、爱民如子 | 第205-206页 |
三、管理者要广开言路、查纳雅言 | 第206页 |
四、管理者要善于谋划 | 第206-208页 |
第三节 群策群力:部门的和谐管理 | 第208-212页 |
一、谋求人和,侧重全局 | 第208-209页 |
二、步调一致,团队协作 | 第209-212页 |
第五章 先秦兵书的文体分类与文学表现 | 第212-241页 |
第一节 先秦兵书的论说文体及语言艺术 | 第212-220页 |
一、论点明确,论证集中 | 第214-215页 |
二、论证方法多样 | 第215-220页 |
第二节 先秦兵书的问答体 | 第220-222页 |
第三节 先秦兵书中的记叙片段 | 第222-227页 |
一、人物性格鲜明 | 第222-223页 |
二、人物描写传神 | 第223-224页 |
三、语言形象生动 | 第224-225页 |
四、表现手法灵活多样 | 第225-227页 |
第四节 先秦兵书的修辞艺术 | 第227-236页 |
一、比喻交辉相映 | 第227-229页 |
二、排比语势磅礴 | 第229-231页 |
三、对偶富于和谐 | 第231-232页 |
四、反诘饶有趣味 | 第232-233页 |
五、韵律铿锵自然 | 第233-236页 |
第五节 先秦兵书对后世文学作品的影响 | 第236-241页 |
结语 | 第241-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243-248页 |
后记 | 第248-2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