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中文文摘 | 第7-15页 |
绪论 | 第15-31页 |
0.1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研究进展 | 第16-24页 |
0.1.1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资源现状 | 第16-23页 |
0.1.1.1 福建自然概况 | 第16页 |
0.1.1.2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的组成 | 第16-22页 |
0.1.1.3 福建野生兰科植物物种组成和资源量分析 | 第22-23页 |
0.1.1.4 福建野生兰的分布中心 | 第23页 |
0.1.2 福建兰科植物区系分析 | 第23-24页 |
0.1.3 福建兰科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现状 | 第24页 |
0.2 中国兰科植物繁殖生物学的研究概况 | 第24-29页 |
0.2.1 开花物候研究 | 第24-25页 |
0.2.2 繁育机制探究 | 第25页 |
0.2.3 传粉生物学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0.2.3.1 食源性欺骗传粉 | 第26页 |
0.2.3.2 性欺骗传粉 | 第26-27页 |
0.2.4 种子快速繁殖研究进展 | 第27-29页 |
0.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0.3.1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9页 |
0.3.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0页 |
0.3.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第一章 细茎石斛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第31-49页 |
1.1 研究地点 | 第31-32页 |
1.2 研究方法 | 第32-36页 |
1.2.1 生境调查及生长特性研究 | 第32页 |
1.2.2 开花物候和花部特征 | 第32-33页 |
1.2.3 访问者及其行为观察 | 第33页 |
1.2.4 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定 | 第33-34页 |
1.2.5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实验 | 第34页 |
1.2.6 细茎石斛果实和种子的生物学观测 | 第34-35页 |
1.2.6.1 果实的采集与保存 | 第34页 |
1.2.6.2 种子的形态观察 | 第34-35页 |
1.2.6.3 种子生活力的测定 | 第35页 |
1.2.6.4 不同授粉方式种子生活力测定 | 第35页 |
1.2.7 细茎石斛种子组织培养条件研究 | 第35-36页 |
1.2.7.1 种子胚萌发培养 | 第35-36页 |
1.2.7.2 不同浓度NAA对原球茎的增殖分化的影响 | 第36页 |
1.2.7.3 不同浓度NAA和IBA对细茎石斛生根的影响 | 第36页 |
1.3 结果分析 | 第36-46页 |
1.3.1 生境类型 | 第36-37页 |
1.3.2 生长周期 | 第37页 |
1.3.3 开花物候和花部形态特征 | 第37-38页 |
1.3.4 传粉者观察 | 第38-39页 |
1.3.5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 | 第39-40页 |
1.3.6 不同授粉方式对细茎石斛结实的影响 | 第40页 |
1.3.7 花后授粉时间对细茎石斛结实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1.3.8 人工异花异源授粉对细茎石斛蒴果质量和大小的影响 | 第41-42页 |
1.3.9 细茎石斛种子的形态观察 | 第42页 |
1.3.10 Ca(ClO)_2处理对细茎石斛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1.3.11 不同授粉方式对细茎石斛种子生活力的影响 | 第43页 |
1.3.12 细茎石斛种子非共生萌发过程 | 第43-44页 |
1.3.13 NAA质量浓度对种子萌发过程中原球茎形成的影响 | 第44-45页 |
1.3.14 细茎石斛原球茎的增殖分化 | 第45页 |
1.3.15 细茎石斛生根壮苗 | 第45-46页 |
1.4 讨论 | 第46-47页 |
1.5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二章 葱叶兰繁殖生物的初步研究 | 第49-61页 |
2.1 实验样地 | 第49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49-50页 |
2.2.1 生境调查 | 第49页 |
2.2.2 开花物候观察 | 第49页 |
2.2.3 访问者及其行为观察 | 第49-50页 |
2.2.4 花粉生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测定 | 第50页 |
2.2.5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实验 | 第50页 |
2.2.6 兰科植物种子的生物学 | 第50页 |
2.3 结果分析 | 第50-57页 |
2.3.1 葱叶兰生境 | 第50-51页 |
2.3.2 开花物候 | 第51-52页 |
2.3.3 花部特征 | 第52-53页 |
2.3.4 花传粉的访问者 | 第53页 |
2.3.5 蚂蚁访问花的过程 | 第53-54页 |
2.3.6 花的功能性形态及主要昆虫形态指标 | 第54-55页 |
2.3.7 花粉活力 | 第55-56页 |
2.3.8 柱头可授性 | 第56页 |
2.3.9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实验结果 | 第56页 |
2.3.10 种子形态特征 | 第56-57页 |
2.3.11 种子生活力 | 第57页 |
2.4 讨论 | 第57-59页 |
2.4.1 关于花部结构与传粉者的相互适应 | 第57-58页 |
2.4.2 关于葱叶兰的传粉系统 | 第58-59页 |
2.5 小结 | 第59-61页 |
第三章 镰翅羊耳蒜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 第61-73页 |
3.1 研究地点 | 第61页 |
3.2 研究方法 | 第61-62页 |
3.2.1 生境调查方法 | 第61-62页 |
3.2.2 开花物候和花部特征 | 第62页 |
3.2.3 访问者及其行为观察 | 第62页 |
3.2.4 花粉生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 | 第62页 |
3.2.5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实验 | 第62页 |
3.2.6 兰科植物的种子生物学 | 第62页 |
3.3 结果分析 | 第62-70页 |
3.3.1 生境调查 | 第62-63页 |
3.3.2 开花物候 | 第63-65页 |
3.3.3 花部特征 | 第65-66页 |
3.3.4 访问者 | 第66页 |
3.3.5 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测定 | 第66页 |
3.3.6 套袋去雄及人工授粉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3.3.7 自花传粉机制推测 | 第67页 |
3.3.8 不同授粉方式对镰翅羊耳蒜果实大小和重量的影响 | 第67-68页 |
3.3.9 镰翅羊耳蒜种子形态特征 | 第68-69页 |
3.3.10 种子活力测定 | 第69-70页 |
3.4 讨论 | 第70页 |
3.5 小结 | 第70-73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73-77页 |
1、细茎石斛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结果 | 第73页 |
2、葱叶兰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结果 | 第73-75页 |
3、镰翅羊耳蒜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结果 | 第75-77页 |
图版 | 第77-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97-99页 |
致谢 | 第99-101页 |
个人简历 | 第101-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