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6-2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6-19页 |
1.2 不透水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19-23页 |
1.2.1 不透水面对城市化发展的监测作用 | 第19-20页 |
1.2.2 不透水面的水文效应 | 第20页 |
1.2.3 不透水面的水环境效应 | 第20-21页 |
1.2.4 不透水面的水环境阈值效应 | 第21-23页 |
1.3 LID技术的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3.1 LID模型的发展与应用 | 第23-24页 |
1.3.2 LID的水文效应响应研究 | 第24-25页 |
1.3.3 LID的水环境效应响应研究 | 第25页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8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5-27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7-28页 |
第2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 第28-38页 |
2.1 研究区域 | 第28-29页 |
2.2 数据来源 | 第29-30页 |
2.2.1 土地利用遥感数据 | 第29页 |
2.2.2 区域土壤数据 | 第29页 |
2.2.3 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数据 | 第29-30页 |
2.3 研究方法 | 第30-38页 |
2.3.1 水质单元不透水面识别:不透水系数法 | 第30-31页 |
2.3.2 不透水面水环境阈值捕捉:R软件Segmented | 第31-33页 |
2.3.3 不透水面形态提取解析:Arc Scan & Vectorization | 第33-35页 |
2.3.4 环境水文效应LID响应:L-THIA-LID Model | 第35-38页 |
第3章 不透水面水环境阈值效应的时空分异规律 | 第38-60页 |
3.1 数据与方法 | 第38-43页 |
3.1.1 水文单元划分及尺度界定 | 第38-39页 |
3.1.2 水质断面选取 | 第39-42页 |
3.1.3 研究方案 | 第42-43页 |
3.2 水文单元不透水面率及变化趋势 | 第43-49页 |
3.2.1 水质单元不透水面率分析 | 第43-46页 |
3.2.2 水质单元不透水面率变化趋势 | 第46-49页 |
3.3 不透水面率水环境阈值效应的时空分异 | 第49-59页 |
3.3.1 时间分异:区域城市化水平提高,水环境阈值点呈增长态势 | 第49-55页 |
3.3.2 空间分异:区域城市化水平越低,水环境阈值效应趋于明显 | 第55-57页 |
3.3.3 指标分异:不同水环境指标的阈值效应存在差异 | 第57-5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4章 不透水面水文效应的LID模型率定及验证 | 第60-76页 |
4.1 土壤与用地类型划分 | 第60-69页 |
4.1.1 土壤分类体系 | 第60-61页 |
4.1.2 区域土壤类型及分布 | 第61-63页 |
4.1.3 区域土地利用及分布 | 第63-65页 |
4.1.4 水文土壤组分析 | 第65-69页 |
4.2 不同用地的不透水面形态及其测算 | 第69-70页 |
4.2.1 各用地类型不透水面形态的分布 | 第69-70页 |
4.2.2 各用地类型不透水面率验证 | 第70页 |
4.3 模型内置降雨数据配准 | 第70-73页 |
4.3.1 模型降雨数据配准方案 | 第70-72页 |
4.3.2 美国与上海降雨数据匹配结果 | 第72-73页 |
4.4 上海地区径流量模拟与修正 | 第73-75页 |
4.4.1 不透水面率的修正 | 第73页 |
4.4.2 模拟结果的初步验证 | 第73-74页 |
4.4.3 CN值调整与模拟结果的最终验证 | 第74-75页 |
4.4.4 误差分析 | 第7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第5章 上海地区不透水面的LID响应模拟 | 第76-88页 |
5.1 土地利用变化及不透水率削减对径流的影响 | 第76-80页 |
5.1.1 两种情景方案 | 第76-77页 |
5.1.2 不同用地类型及不透水系数修正 | 第77-78页 |
5.1.3 土地利用变化对径流影响模拟结果分析 | 第78-79页 |
5.1.4 不透水面率削减对径流的影响 | 第79-80页 |
5.2 不同LID措施对径流的削减效应 | 第80-87页 |
5.2.1 LID措施 | 第80-82页 |
5.2.2 72种情景方案设计 | 第82-85页 |
5.2.3 不同LID措施对径流削减影响模拟 | 第85-87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87-88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8-90页 |
6.1 结论 | 第88-89页 |
6.2 展望 | 第89-90页 |
附表 | 第90-95页 |
附图 | 第95-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14-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项目 | 第115-116页 |
致谢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