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 第2-4页 |
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3页 |
1.1 我国高层建筑结构体系的现状 | 第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第9页 |
1.2.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3 传统剪力墙结构与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 第10-12页 |
1.3.1 传统(双肢)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 第10-11页 |
1.3.2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 | 第11-12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1 理论分析 | 第12页 |
1.4.2 试验分析研究 | 第12页 |
1.4.3 构造设计建议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的静力计算 | 第13-28页 |
2.1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状态 | 第14页 |
2.2 ANSYS14.0 静力分析所用单元的选取 | 第14-15页 |
2.2.1 BEAM188单元介绍 | 第14-15页 |
2.2.2 SHELL181单元介绍 | 第15页 |
2.3 传统剪力墙结构与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的荷载布置 | 第15-17页 |
2.4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分析 | 第17-26页 |
2.4.1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板的受力机理 | 第17-18页 |
2.4.2 传统剪力墙结构与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内力比较 | 第18-26页 |
2.5 结论 | 第26-28页 |
第三章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试验模型非线性计算 | 第28-43页 |
3.1 钢筋混凝土有限元模型的分类 | 第28页 |
3.2 ANSYS14.0 材料非线性分析所用单元的选取 | 第28-30页 |
3.2.1 SOLID65单元介绍 | 第28-30页 |
3.2.2 SOLID185单元介绍 | 第30页 |
3.3 混凝土与钢筋本构关系的选取 | 第30-34页 |
3.3.1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30-32页 |
3.3.2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32-34页 |
3.4 屈服、强化与失效准则的选取 | 第34-35页 |
3.5 传统剪力墙结构与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整体建模 | 第35-36页 |
3.6 SOLID65混凝土单元模型的有限元求解 | 第36-41页 |
3.6.1 传统剪力墙结构与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的有限元模型 | 第36-37页 |
3.6.2 传统剪力墙结构与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有限元求解过程 | 第37-38页 |
3.6.3 单调位移荷载作用下,两类结构的弹塑性分析结果 | 第38-41页 |
3.7 结论 | 第41-43页 |
第四章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试验研究 | 第43-57页 |
4.1 试验模型的设计与制作 | 第43-45页 |
4.1.1 试验模型的设计 | 第43-44页 |
4.1.2 试验模型的制作 | 第44-45页 |
4.2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所用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45-46页 |
4.3 试验的加载制度与加载装置 | 第46-47页 |
4.3.1 试验的加载制度 | 第46页 |
4.3.2 试验的加载装置 | 第46-47页 |
4.4 试验加载过程中,测试的内容与仪器的选用 | 第47-48页 |
4.5 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结果 | 第48-56页 |
4.5.1 试验模型表面裂缝的分布 | 第48-51页 |
4.5.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1-56页 |
4.6 结论 | 第56-57页 |
第五章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弹性动力时程分析 | 第57-71页 |
5.1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介绍 | 第57页 |
5.2 结构动力时程分析方法、结构分析单元的选取、整体建模及网格划分 | 第57-58页 |
5.3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过程中地震波的选取 | 第58-61页 |
5.4 ANSYS14.0 弹性动力时程分析结果 | 第61-69页 |
5.5 结论 | 第69-71页 |
第六章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构造措施究 | 第71-77页 |
6.1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的构造措施 | 第71-72页 |
6.1.1 梁、柱及剪力墙板的截面尺寸要求 | 第71页 |
6.1.2 梁、柱及剪力墙板的配筋要求 | 第71-72页 |
6.2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薄弱位置的构造措施 | 第72-74页 |
6.2.1 X型斜向钢筋用量的计算方法 | 第73-74页 |
6.3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空间布置 | 第74-76页 |
6.4 新型隔层错跨剪力墙结构中楼板的构造施 | 第76-77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7-80页 |
7.1 本文所得结论 | 第77-78页 |
7.2 展望 | 第78-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83页 |